[实用新型]一种无创通气面罩的气管插管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8663.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则广;郑乃乔;何峰;胡俊雄;陈荣昌;钟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A61M16/04;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面罩 气管 插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在持续无创机械通气下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期间,保证气道不漏气、维持气道压力稳定的气管插管阀装置。
背景技术:
经无创通气治疗病情继续恶化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传统的气管插管方法是:患者暂停无创通气后再进行气管插管,这种情况由于患者不能有效通气,有可能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甚至因为低氧血症而出现心脏骤停,危机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创通气面罩的气管插管阀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无创通气面罩的气管插管阀装置,包括:气囊装置、安装于气囊装置上的膜片阀装置以及穿设于气囊装置和膜片阀装置上的纤维支气管镜,所述的膜片阀装置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至少三层紧贴的弹性薄膜,每层弹性薄膜上设置有一孔,各弹性薄膜的孔间有交叉,并且各弹性薄膜的孔间的共交叉点形成供纤维支气管镜穿插的穿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囊装置包括:可伸缩的气囊以及设置于气囊上端的供纤维支气管镜穿插的外孔板和密封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孔板和密封板上成型有能自行关闭的供纤维支气管镜插嵌的圆形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盖端面上成型有与气囊的下端扣合的卡扣,上盖与气囊之间通过密封垫片密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孔板与气囊的上端扣合,气囊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外孔板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扣孔,所述的密封板安装于气囊与外孔板之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密封板和外孔板上设置的能自行关闭的圆形孔直径相当于纤维支气管镜的外径大小。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密封板和外孔板上设置的能自行关闭的圆形孔直径大小为2-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气管插管期间,继续进行无创机械通气,避免插管期间导致的低氧血症。
2、本实用新型用于高传染性疾病病人时,使用膜片阀装置的同时配合使用可收缩气囊装置,该可收缩气囊装置可防止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过程中气体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阀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式气囊的气管插管阀装置的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通气面罩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折叠式气囊的气管插管阀装置的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囊装置 11气囊 12外孔板
13密封板 2膜片阀装置 21上盖
22弹性薄膜 221孔 23下盖
24密封垫片 3纤维支气管镜 4无创通气面罩
41密封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一种无创通气面罩的气管插管阀装置,包括:气囊装置1、安装于气囊装置1上的膜片阀装置2以及穿设于气囊装置1和膜片阀装置2上的纤维支气管镜3,所述的膜片阀装置2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21和下盖23、位于上盖21和下盖23之间的至少三层紧贴的弹性薄膜22,每层弹性薄膜22上设置有一孔221,各弹性薄膜22的孔间有交叉,并且各弹性薄膜22的孔间的共交叉点形成供纤维支气管镜3穿插的穿孔。
具体而言,所述的气囊装置1包括:可伸缩的气囊11以及设置于气囊11上端的供纤维支气管镜3穿插的外孔板12和密封板13,外孔板12和密封板13上成型有能自行关闭的供纤维支气管镜3插嵌的圆形孔,该圆形孔直径相当于各种纤维支气管镜3的外径大小,圆形孔直径大小为2-10mm。
所述的上盖21端面上成型有与气囊11的下端扣合的卡扣,上盖21与气囊11之间通过密封垫片24密封。气囊11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扣,外孔板12上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扣孔,外孔板12与气囊11的上端扣合,密封板13安装于气囊11与外孔板12之间,通过密封板13使气囊11和外孔板12之间密封,防止气体的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忠信制模(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8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配线板
- 下一篇:一种传感网络诊断工具选择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