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自动复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98192.4 | 申请日: | 201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龙翔;叶凯;官洞山;张燕刚;宾建军;胡善阳;黄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魏宏雄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自动 复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复合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隔膜自动复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讯产业蓬勃发展,在迈入电子、资讯及通讯“3C”时代后,电子产品朝着“短、小、轻、薄”的趋势发展,作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电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镍锌电池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十大高技术之一,其在移动通讯、电动工具、电动玩具以及电动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运用,是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由于镍锌电池的原料的特殊性,其内部包括有隔膜结构,隔膜结构不同于镍氢电池等二次电池,该隔膜结构是由两层隔膜复合而成,也就是相互贴合在一起的。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工人手工将两隔膜浸胶,再将两个浸胶后的隔膜贴合在一起,形成隔膜结构,这样,整个隔膜结构的形成都是手工操作,既费时又费力,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且由于手工操作,易出现错误,难以保证隔膜结构的一致性,从而降低镍锌电池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隔膜自动复合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手工复合隔膜,以致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及镍锌电池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隔膜自动复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用于复合两隔膜的第一复合机构以及用于烘干复合后的隔膜的烘干元件,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腔室前方的输入辊组以及位于所 述腔室后方的输出辊组,所述输入辊组下方设有装盛胶水的凹腔。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前端设有供所述输入辊组上的隔膜进入所述腔室的入口,所述腔室后端设有供其内隔膜移出的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处设有导入辊,所述出口处设有导出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合机构包括两个相间设置的第一复合辊,两所述第一复合辊之间具有供隔膜穿过的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辊组包括多个相间布置的输入辊,所述输入辊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凹腔呈长条状,沿所述输入辊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中设有与所述输入辊平行设置的过渡辊。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位于所述两相邻输入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复合从所述腔室出来的隔膜的第二复合机构,其位于所述导出辊与所述输出辊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机构包括两相间设置的第二复合辊,两所述第二复合辊之间具有供隔膜穿过的第二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膜自动复合机,可以将两个隔膜自动复合在一起,不需要人工操作,从而省时省力,且生产效率高,保证隔膜的一致性,且当该隔膜运用在镍锌电池中,保证镍锌电池的质量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膜自动复合机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膜自动复合机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膜自动复合机1,用于将两隔膜复合在一起,即相互贴合在一起,形成隔膜结构。
上述的隔膜自动复合机1包括机架11,机架11上凸设有腔室111,该腔室111内设有可将两隔膜复合的第一复合机构以及烘干元件,该烘干元件可以对复合后的隔膜进行烘干,以使隔膜上的胶水较快速度干。在腔室111中,沿着隔膜的移动方向,烘干元件位于第一复合机构后方,也就是说,待隔膜复合后,烘干元件才对隔膜进行烘干。
本实施例中,机架11上还设有输入辊组12以及输出辊组16,该输入辊组12以及输出辊组16分别位于腔室111的前后方,待复合的两隔膜放置在输入辊组12上,由该输入辊组12将其输入腔室111中,进行复合,复合后则进行烘干,烘干后的隔膜则经由输出辊组16输出,由输出辊组16输出的则是已经复合后的隔膜结构。
沿着隔膜的移动方向,上述的输入辊组12、腔室111以及输出辊组16依序布置,从而,在复合隔膜的过程中,隔膜依序通过输入辊组12、腔室111及输出辊组16。
在机架11上,还设有凹腔13,该凹腔13中装有胶水,该凹腔13位于输入辊组12下方,当隔膜在输入辊组12中移动时,其可以通过凹腔13中胶水,从而使得隔膜沾上胶水,这样,沾了胶水的隔膜则进入腔室111中进行复合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倍特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8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