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电线路隔离开关的防鸟建巢遮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6587.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32 | 分类号: | A01M29/32;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线路 隔离 开关 防鸟建巢 遮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开关的防鸟建巢遮蔽装置。
背景技术
鸟类在配电线路上建巢容易造成配电线路故障,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给电力企业及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10kV配电线路上使用的防鸟建巢措施多种多样,受各种因素影响,成效甚微,防治工作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供电企业为了降低鸟害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加强运行管理,增加巡视密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除鸟巢,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给运行人员带来了极大地季节性工作压力,同时在清除鸟巢的过程中,也易造成线路故障,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及缺点:
1、风动式驱鸟器:根据鸟类怕光、恐色的原理,采用自然风为动力,以快速旋转的风碗带动风碗转动轴上的镀铬不锈钢反光片发出的间断反射光达到驱鸟作用,防止鸟类在线路杆塔危险部位筑巢、休息的目的。风动式驱鸟器对于防止鸟类在塔上危险部位筑巢起到一定效果,但是该驱鸟器需停电安装,且在没有风的天气里,风碗无法转动,驱鸟器也失去惊鸟、驱鸟的效能。同时运行一定时间后,部分装置配件出现锈蚀、风化、掉脱、破损等现象,从而失去驱鸟器的驱鸟效果,对于居民区附近,易造成光污染。
2、超声波驱鸟器:该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雷达、老鹰模型、扬声器等部件,采用太阳能供电,预先储存鸟类遇难、遇上天敌是发出的警告、呼救声等,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静音状态,一旦超声波感应到有鸟儿飞近时,就会发出警告音,驱赶鸟类在杆塔上栖息,减少鸟类筑巢的可能性,防止了鸟类在危险区域筑巢。该装置需停电安装,且在应用初期对防止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起到了显著成效,但是应用一段时间以后鸟类习惯了驱鸟器的老鹰模型和叫声,又重新开始在电杆上的危险部位筑巢。不能长时间有效惊吓驱离鸟类,对于居民区附近,易造成噪音污染。
3、防鸟刺:解决鸟类在杆塔危险部位筑巢的难题,是放在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边上的横担上,防止鸟类在横担上筑巢和长时间的停留,钢丝一般采用直径2毫米的钢丝,采用中间螺旋式结构,增加弹性,使鸟类无法停留而飞走,从安装后防鸟的效果看,这种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较大的鸟类在悬垂串横担位置停留歇息,能长期耐受野外雨雪霜尘的侵蚀,具有长期的驱鸟效果。但本装置需停电安装,且防鸟刺为金属导体,鸟刺需形成具有特定密度和面积的刺冠,由于10kV配电线路横担、电杆与导线空间较小,不满足相对地的安全距离,若减小防鸟刺的长度,将降低防鸟刺的驱鸟功能。
4、防鸟害横担: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使鸟不具备建巢的条件,防鸟害效果显著。由于是新研发的产品,未大范围投入使用,多用于新建10kV配电线路,如对已投运线路进行更换,则需要巨额资金且需大面积、长时间停电。
5、其他民间防鸟害措施:如在适当位置悬挂塑料瓶、塑料袋、甚至鸟类尸体。此类办法需停电安装,而且悬挂塑料瓶、塑料袋、甚至鸟类尸体等措施,只能在短期内起到惊鸟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开关的防鸟建巢遮蔽装置,以达到防止鸟类在配电线路筑巢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线路隔离开关的防鸟建巢遮蔽装置,配电线路隔离开关包括间隔设置的上备板和下备板,防鸟建巢遮蔽装置包括套设于上备板上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设置有容纳上备板和下备板的空间,以遮蔽上备板和下备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装置本体包括分别布置于上备板和下备板两侧的第一延展部和第二延展部,第一延展部和第二延展部均由上备板的顶端向下备板的方向延伸,第一延展部位于上部的第一端与第二延展部位于上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延展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延展部的第二端彼此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上备板和下备板的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延展部包括与上备板一侧配合的第一配合部;第二延展部包括与上备板另一侧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进一步地,上备板的截面形状呈L形,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第一配合部与竖直部一侧表面配合设置,第二配合部设置有与竖直部另一侧表面配合的第一部以及与水平部上表面配合的第二部。
进一步地,第一延展部还包括与第一配合部连接并向远离第一配合部方向延伸以遮蔽上备板和下备板之间间隙的第一遮蔽部,第二延展部还包括与第二配合部连接并向远离第二配合部方向延伸以遮蔽上备板和下备板之间间隙的第二遮蔽部。
进一步地,下备板的截面形状呈凹槽形,第一遮蔽部包括与下备板配合的第一扩口部,第二遮蔽部包括与第一扩口部对应的、并与下备板配合的第二扩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6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