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淬火感应加热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5217.5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云;樊恩力;王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淬火 感应 加热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感应加热工装,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新型淬火感应加热工装。
背景技术
飞轮齿圈是经过加热之后镶在飞轮外缘上的,并在冷却之后紧固于飞轮外缘上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所述飞轮齿圈与飞轮一起构成的飞轮总成主要作用是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飞轮齿圈用于与起动机的齿轮相啮合,并通过啮合作用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因此,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飞轮齿圈难免与齿轮之间发生打齿、铣齿和顶齿等现象,从而造成飞轮齿圈的磨损,不但增加了维修成本,也增加了安全隐患。飞轮齿圈的加工中,很重要的一个加工工艺为淬火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加热的过程为: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通入高频交流电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将零件表面或局部迅速加热(几秒钟内即可升温800~1000℃,心部仍接近室温),若干秒钟后迅速立即喷水冷却完成浸火工作,使工件表面达到相应的硬度要求。
现有的淬火感应加热工装采用的感应加热装置为方管,由于加热过程是热量的放射性扩散过程,因此,使得齿圈的两端面先感应被加热,芯部相对来说加热慢,这样不利于芯部的组织转化,从而造成齿圈芯部的韧性不足,强度不够,容易损坏。另外,现有的淬火感应加热工装中,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为一体化结构;由于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向铜方管内通感应电流而实现飞轮齿圈的加热,而冷却装置则通过向冷却管路中通冷却水实现飞轮齿圈的冷却降温;由于冷却装置中通水时,感应加热装置中的电流不能完全断开,从而造成喷水时水中容易带电,从而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淬火感应加热工装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淬火感应加热工装,所述淬火感应加热工装将淬火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设置为两个独立的装置,避免了因喷水带电引发的触电事故;同时本实用新型处理得到的齿圈芯部韧性增加,延长了飞轮齿圈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淬火感应加热工装,包括控制装置、淬火台、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淬火台、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相连;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淬火台的外侧,所述淬火台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淬火台的顶面为用于放置淬火齿圈的淬火托盘;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为各自独立、与淬火台形状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感应加热装置为空心的金属圆管,所述冷却工装为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为内设冷却水通道的空心金属管状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喷水装置为空心的金属方管,所述金属方管的内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5-2.0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感应淬火加热装置采用空心的金属圆管,与现有装置采用的金属方管相比,圆管的中心部位先感应到齿圈的芯部,使得齿圈芯部先受热,齿圈的两端面后受热,延长了齿圈芯部的加热时间,有利于芯部内部组织的转变;从而增加了齿圈芯部的韧性和齿圈的强度,提高了齿圈的耐冲击性,延长齿圈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喷水加热一体的装置,改造成独立的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避免了由于喷水加热一体化而造成的水中带电的现象,彻底解决了由此引发的触电事故,提高了淬火感应加热装置的安全系数,保证了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现有淬火感应加热工装的俯视图;
附图4为现有淬火感应加热工装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新型淬火感应加热工装,包括控制装置、淬火台、感应加热装置4和冷却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淬火台、感应加热装置4和冷却装置相连;所述感应加热装置4和冷却装置依次设置在淬火台的外侧,所述淬火台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淬火台的顶面为用于放置淬火齿圈的淬火托盘1;所述感应加热装置4和冷却装置为各自独立、与淬火台形状匹配的环状结构;所述感应加热装置4为空心的金属圆管,所述冷却工装为喷水装置3,所述喷水装置3为内设冷却水通道的空心金属管状结构。喷水装置3为空心的金属方管,所述金属方管的上端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5-2.0mm。
而现有的淬火感应加热工装采用的是喷水加热一体的装置5,由于冷却装置中通水时,感应加热装置中的电流不能完全断开,从而造成喷水时水中容易带电,从而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冠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5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砼泵耐磨管的中频感应淬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异步适时四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