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5202.9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刚;梁朝阳;梁晓阳;梁添锦;王文金;杨云峰;钱伯松;张利洪;卢梦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D01H7/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锭子 和龙 张力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倍捻机的组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锭子传动机构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020587949.3号所示,其通过龙带抵接全部锭子,从而带动全部锭子转动。
然而,上述锭子传动机构具有如下缺陷:由于锭子和龙带依靠相互抵接而进行传动的,当部分刹车锭子和龙带脱开之后,会造成龙带的张力变化,影响其他工作锭子和龙带之间的抵接力,从而影响传动效果。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锭子和龙带抵接充分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其包括锭子、龙带、锭板、锭子托板、轨道、拉簧以及顶子;其中,所述锭子上设有抵接龙带的导轮;所述锭子托板设置于锭板上,其能沿轨道滑移;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轨道上,另一端固定于锭子托板上;所述顶子抵顶所述锭子托板,其抵顶方向与拉簧的拉力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子包括顶子座、顶杆、压簧、调节螺母以及限位螺母;其中,所述压簧套设于顶杆上,其抵接所述顶子座和顶杆;所述调节螺母和限位螺母螺接于顶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还设置为:所述拉簧具体为两根,该两根拉簧的拉力大于压簧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通过调节顶子的抵顶力,从而保证锭子和龙带充分抵接,使龙带张力保持一定,传动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顶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其由锭子1、龙带2、锭板3、锭子托板4、轨道5、拉簧6以及顶子7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锭子托板4设置于锭板3上,其能沿轨道5滑移。该锭子托板4上安装有所述锭子1。而所述锭子1包括与龙带2相抵接和脱离的两个导轮11,从而获得2种转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5具体为2条,其为固定式结构。
所述拉簧6一端固定于轨道5上,另一端固定于锭子托板4上,其能带动锭子托板4复位。所述拉簧6具体为两根。
所述顶子7抵顶所述锭子托板4,其抵顶方向与拉簧6的拉力方向相反。该顶子7包括顶子座71、顶杆72、压簧73、调节螺母74以及限位螺母75。其中,所述压簧73套设于顶杆72上,其抵接所述顶子座71和顶杆72,该压簧73的压力小于两根拉簧6的拉力。所述调节螺母74和限位螺母75螺接于顶杆72上,通过调节调节螺母74来改变压簧73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锭子和龙带的张力调整结构通过调节螺母74来调节顶子7的抵顶力,从而保证锭子1和龙带2充分抵接,不会使造成龙带2较大变形,当部分锭子1和龙带2脱开之后,由于龙带2的变形较小,从而使龙带2张力保持一定,传动效果稳定。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5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形阻燃抗静电涤纶纤维复丝
- 下一篇:一种纱线集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