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长隧道用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4226.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幼林;田宝华;彭继安;张义君;金坤学;蒋继;李丰祥;王红;刘延龙;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长 隧道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特别是一种特长隧道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铁路跨越式发展,大量的高等级铁路投入建设,由于受到设计时速和地形的限制,在近几年开工建设了众多特长山岭隧道,其复杂的地质富水构造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目前的施工中,通常是采用水泵配合排水管道将隧道中的积水抽出。采用这种方式排水,可以根据积水程度和积水位置布置水泵和排水管,排水管一端和水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隧道口或者斜井口外。
但是在长隧道中,特别是特长隧道施工中,需要铺设较长的排水管道才能将积水排出隧道,而且还需要大功率的水泵,若积水严重,如发生涌水,侧需要设置较多的水泵和排水管,特别是在双洞单线隧道施工中,侧需要布置两套排水系统,大大的提高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施工方便,并且施工成本低的特长隧道用排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特长隧道施工中,排水系统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并且施工成本低的特长隧道用排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特长隧道用排水系统,包括斜井和设置在隧道内的第一水泵以及与所述第一水泵配合的第一排水管,所述隧道内与所述斜井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排水沟内,所述排水沟延伸至所述斜井内并在所述排水沟端部设置有第一集水坑,所述第一集水坑内设置有第二水泵和与所述第二水泵配合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斜井的出口外侧。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一排水管将隧道内的积水抽排进排水沟,积水从排水沟流入第一集水坑内,再通过设置在第一集水坑内的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将积水排送到斜井的出口外,减小了第一水泵的负荷,在提高排水效率的同时,不需要在隧道内设置大功率的水泵,节约了施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斜井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集水坑,所述第二集水坑内设置有第三水泵以及与所述第三水泵相配合的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斜井的出口外侧。当隧道内积水严重,特别是发生涌水时,积水进入斜井,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同时工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由于第三水泵位于第一集水坑与斜井的出口之间,缩短了与第三水泵相配合的第三排水管的长度,降低了施工难度的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集水坑与所述斜井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集水坑,所述第三集水坑内设置有第四水泵和与所述第四水泵相配合的第四排水管,所述第四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斜井的出口外侧。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水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且节约了施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泵包括两台水泵,所述第一排水管为两根分别与所述第一水泵的两台水泵相配合的排水管。提高了排水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水泵包括五台水泵,所述第二排水管为五根分别与所述第二水泵的五台水泵相配合的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水泵包括两台水泵,所述第三排水管为一根排水管,所述第三水泵的两台水泵同时与所述第三排水管的一根排水管相连。将第三水泵设置为两台水泵,将其中一台水泵作为备用,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四水泵包括两台水泵,所述第四排水管为一根排水管,所述第四水泵的两台水泵同时与所述第四排水管的一根排水管相连。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斜井内设置有第五排水管,所述第五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斜井的出口外侧,所述第五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水坑处。将第五排水管作为备用排水管,进一步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和第四水泵为离心污水泵。放置排水系统在排水过程中被泥沙堵塞,进一步的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了施工成本;
2、提高了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4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