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收获机的收获前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94174.9 | 申请日: | 201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南照男;寺坂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收获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的收获前处理装置,具备:前处理框架,其摆动升降操作自如地与行驶机体的前部连结;多个收获装置,其沿机体的横向排列支承于所述前处理框架用来收获玉米;横向输送绞龙,其在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后方支承于所述前处理框架,将来自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玉米沿横向输送底板横向输送。
背景技术
以往,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收获机。在该收获机中,设置基座框架而构成收获机的割台,所述基座框架具有:四排输送通道、设于各输送通道的横向两侧的收集链、沿横向设于四排输送通道后方的绞龙和位于绞龙下方的底板。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117618号说明书
在上述收获前处理装置中,考虑了配置能够利用横向输送绞龙输送收获物的横向输送底板,并通过将横向输送底板构成为具备横跨横向输送绞龙全长的横向长度及从横向输送绞龙的下方到收获装置后端部附近的前后方向长度,使横向输送底板具备前处理框架的功能,从而构成前处理框架。
然而,该情况下,横向输送底板为大型部件,因此,存在前处理框架的重量由于横向输送底板的重量而变大,使收获前处理装置整体的重量变得极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前处理框架方面减轻重量的收获机的收获前处理装置。
第一实用新型为一种玉米收获机的收获前处理装置,具备:前处理框架,其摆动升降操作自如地与行驶机体的前部连结;多个收获装置,其沿机体的横向排列并支承于所述前处理框架用来收获玉米;横向输送绞龙,其在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后方支承于所述前处理框架,将来自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玉米沿横向输送底板横向输送;该玉米收获机的收获前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处理框架构成为具备:
左右一对纵板状的连结框架,其后端部旋转自如地与所述行驶机体连结;
机体横向的横向框架,其与所述左右一对连结框架的前端侧下部连结,并且横向两端自所述左右一对连结框架向横向外侧突出;
连结部件,其从所述横向框架向机体前方伸出,并且伸出端部在与支承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机体横向的支承框架连结的状态下位于所述横向输送底板的下方。
根据第一实用新型的结构,利用横向框架连结左右一对连结框架,利用连结部件连结横向框架与支承框架,从而构成前处理框架,因此,能够使横向输送底板具备能利用横向输送绞龙横向输送玉米的引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将前处理框架构成为框架组结构,从而能够在减轻前处理框架重量的同时,使前处理框架具备规定强度。
因此,根据第一实用新型,能够从前处理框架方面使收获前处理装置变轻,从而能够得到一种能利用输出功率小的驱动机构顺畅地进行升降操作的有利的收获前处理装置。
第二实用新型优选为,所述前处理框架具备:
后纵壁板,其与所述左右一对连结框架的前端侧连结并位于所述横向绞龙的后侧;
左右一对横纵壁板,其以后端侧与所述后纵壁板的横向两端部及所述横向框架的两端部连结的状态,分别位于所述横向输送绞龙的两横向外侧且前端侧与所述支承框架连结。
根据第二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通过左右一对连结框架、横向框架和后纵壁板的连结有效地保持后纵壁板的形状,并能够通过横向框架、左右一对横纵壁板、支承框架和连结部件的连结有效地保持横纵壁板的形状,因此,能够在减轻后纵壁板及横纵壁板重量的同时,使前处理框架具备规定强度。
因此,根据第二实用新型,能够将前处理框架形成为重量更轻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减轻收获前处理装置。
第三实用新型优选为,利用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连结部将所述多个收获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承框架,
将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支承框架中安装有所述多个收获装置的连结部的位置彼此之间的部位连结而配置。
根据第三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将连结部件以不需要绕过收获装置的连结部的结构的简单结构构成为重量轻的结构并与支承框架连结。
因此,根据第三实用新型,还能够从连结部件方面减轻前处理框架的重量,从而减轻收获前处理装置。
第四实用新型优选为,在所述支承框架的后方且在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配置为了使所述多个收获装置分别所具备的驱动箱联动而位于所述驱动箱之间的联动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4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