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行程铰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3976.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0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彪;魏忠兴;权小彬;余正兵;熊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4 | 分类号: | E05D7/04;E05D3/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雪莲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行程 铰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防车翻板门启闭的可调行程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消防车属于特种车辆,使用环境比较复杂,车内所配备的各种器材是消防车的核心,要求在作业时操作方便,其中,消防车为了具备良好的通过性,一般情况都需要保证车箱的离地间隙,即从通过性出发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车箱的离地高度越高越好。
在消防车的器材箱车箱上设置有铰链结构,器材箱车箱通过该铰链结构连接有翻板门,该翻板门在闭合状态和车箱齐平,现有的铰链结构固定连接于车箱侧面,当翻板门关闭时,翻板门位于铰链结构的上端面,展开后,翻板门位于铰链结构的下端面,其不足之处在于:翻板门展开后与车箱底面的高度过小,由于翻板门展开后的离地高度不得高于许用值,使得车箱底面的高度受翻板门限制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展开后翻板门与车箱底面之间间距更大的可调行程铰链机构,尤其是一种能够避免因翻板门与车箱地面之间间距过小、限制车箱离地高度,从而提高整车通过性能的可调行程铰链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行程铰链机构,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车箱连接,所述铰接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翻板门的配合面,所述旋转臂呈L型,所述配合面设置于旋转臂远离铰接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由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组成,所述第二连接臂垂直设置于第一连接臂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配合面设置于第二连接臂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铰接座设置于车箱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臂相互垂直的两个节段衔接翻板门,在展开时,翻板门顶面与车箱底部间距更大,车箱底部的离地高度的设计空间更大,从而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铰接座—1; 转轴—2;旋转臂—3;配合面—4;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可调行程铰链机构,包括铰接座1,铰接座1与车箱连接,铰接座1上设置有转轴2,转轴2连接有旋转臂3,旋转臂3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翻板门的配合面4,旋转臂3呈L型,即:旋转臂3由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组成,第二连接臂6垂直设置于第一连接臂5的端部,配合面4设置于旋转臂3远离铰接座1的一侧,具体的,配合面4设置于第二连接臂6的端部,铰接座1设置于车箱的下方,通过旋转臂3相互垂直的两个节段衔接翻板门,在展开时,翻板门顶面与车箱底部间距更大,车箱底部的离地高度的设计空间更大,从而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3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