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3864.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晋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荣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诸如带有显示器部分的个人计算机和电视接收机之类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电子设备的例子是个人计算机,电视接收机,移动终端。为了使用户查看显示在这种电子设备上的图像,电子设备的后表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保持电子设备的姿势,增大用户的查看模式的自由度(参见日本专利No.4798462(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此外,电子设备配备有以便用户携带它的手柄。
专利文献1描述一种图像显示设备。具体地说,在该图像显示设备中,在机壳的正面中设置上面显示图像的显示面,在位于显示面的相反侧的机壳的后表面中,设置由直线延伸的棒体形成的支架。该支架通过联接机构,联接到机壳的后表面。此外,该联接机构支撑所述支架,以便在支架倒伏在机壳的后表面上的倒伏位置和支架从机壳的后表面站立起的站立位置之间枢轴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产品外观的改进,而不需要单独安装支架、手柄等的电子设备。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说明的图像显示设备中,支架由独立构件形成,随后安装到图像显示设备的机壳上。从而,传统电子设备在机壳和诸如支架和手柄之类的活动部件之间具有可从外部看见的接缝。于是,电子设备的外观不好,不具备产品的完整性。
鉴于上述情况,理想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产品外观的改进,而不需要单独安装支架、手柄等的电子设备。
在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部件,主体部件包括显示部件,并被配置成处理输入的信息;
背面部件,背面部件被配置成覆盖主体部件的在显示部件的对侧的背面;
活动部件,活动部件被安装到背面部件的在背面部件的相对面的对侧的后表面上,所述相对面与主体部件相对;以及
背面构件,背面构件具有伸缩性,并且被配置成覆盖背面部件和活动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件包括被配置成保持主体部件和背面部件的姿势的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被配置成能够分至少两个阶段地改变主体部件和背面部件的姿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背面部件的后表面露出并被配置成对主体部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件,其中
背面构件被配置成覆盖操作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主体部件的背面设置有被配置成发光的光源,并且
背面部件设置有被配置成透射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导光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背面构件被配置成从背面部件的后表面覆盖背面部件的相对面的端部,所述背面构件包括被卷绕并且固定到背面部件的相对面的端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
设置在背面部件的后表面的旋转机构,和
由旋转机构支承从而移离背面部件和移近背面部件的活动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
在背面部件的后表面形成的导引部件,
由导引部件支承从而可移动的两个滑块,以及
使所述两个滑块相互耦接的导线,并且
导引部件设置有被配置成调整所述两个滑块的位置的调整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主体部件包括被配置成能够与外部设备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活动部件设置锁定机构,并利用锁定机构限制活动构件相对于背面构件的角度,能够分两个阶段或者更多个阶段地改变主体部件和背面部件的姿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件用作手柄部件。
在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括主体部件、背面部件、活动部件和背面构件的键盘。
主体部件包括显示部件,并被配置成处理输入的信息。背面部件被配置成覆盖在显示部件的对侧的主体部件的背面。活动部件被安装到在主体部件的对侧的背面部件的后表面上。背面构件具有伸缩性,被配置成覆盖背面部件和活动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3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