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杆卧式制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1674.7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香;丁时锋;贾寓词;韩泽东;王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制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营养钵制备装置,特别是一种多杆卧式制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约有60%的蔬菜、瓜果、花卉的种植是采用钵体进行育苗,而制钵作业仍以人工为主。实现制钵作业机械化己成为我国种植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故需要一款制钵机,用来减轻种植户的人力负担。我国现有制钵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过程操作繁琐复杂;机器零件容易磨损、不方便更换;而引进国外高质量、高生产率的制钵机价格过高,普通种植户无法承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多杆卧式制钵机,机器零件不容易磨损,方便更换,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价比高的特点,是一种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可靠、性能优良的制钵机。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机架、开合式制钵模体、T形杆、机体、泥斗、控制杆、冲头、短连杆、长连杆、飞轮、传动系统,其中机体、传动系统、泥斗分别固定于机架上,开合式制钵模体 与T形杆连接,T形杆与控制杆铰接且控制杆铰接于泥斗上并能旋转,冲头与长连杆及短连杆复合铰接,长连杆连接于飞轮上,整个设备的动力来源于固定于机架上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卧式制钵方案,减少了机器竖向尺寸;机架采用槽钢焊接而成,整机的机械机构较为简单,解决了机器零件磨损后不易更换等缺点,易于保养;同时动力系统采用交流两相电机,便于操作,解决了现有制钵机操作繁琐等缺点;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1,开合式制钵模体2、T形杆3、机体4、泥斗5、控制杆6、冲头7、短连杆8、长连杆9、飞轮10、传动系统11,其中机体4、传动系统11、泥斗5分别固定于机架1上,开合式制钵模体2 与T形杆3连接,T形杆3与控制杆6铰接且控制杆6铰接于泥斗5上并能旋转,冲头7与长连杆9及短连杆8复合铰接,长连杆9连接于飞轮10上,整个设备的动力来源于固定于机架1上的电机。
系统功能说明:如附图1所示,长连杆9、飞轮10、传动系统11、冲头7四者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冲头7的往返运动,T形杆3、控制杆6、短连杆8、长连杆9四者实现制钵模体2的开合控制。将已经按照比例混合好的营养土置于泥斗5内,开启电机,通过传动系统11带动飞轮10,飞轮10通过长连杆9带动冲头7向后运动,当冲头7最前面回退到泥斗5下方开口前面时,泥斗5中的营养土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机体4中,随着飞轮10转动,冲头7回退到后方极限位置,完成充土,然后冲头7向前运动,推动已落入的营养土向前运动,将土冲入前端的开合式制钵模体2,当冲头7到达前端极限位置时,将营养土压制成型,在此过程中,当冲头7最前面回从前端极限位置退到泥斗5下方开口前面时,控制杆6走过了一段空行程,开始控制开合式制钵模体2开启,冲头7回退到后方极限位置时,制钵模体开启到最大角度,成型的营养钵脱模。因为在泥斗5下方开口前面与开合式制钵模体2间有段距离,故在营养土自身粘性影响下不会从前方开启的开合式制钵模体2漏出,而且制钵模体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会随控制杆回退闭合,会在营养土到达制钵模体前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1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八角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