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中水洗水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724.X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范乔乔;胡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斯泰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6/06 | 分类号: | C08F16/06;C08F8/28;C08F6/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丁醛 合成 工业 水洗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业中的水洗过程中水洗液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中水洗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是制备夹层安全玻璃的必备材料,随着汽车行业、建筑业、光伏产业的发展,夹层安全玻璃的用量越来越大,我国市场对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聚乙烯醇缩丁醛是聚乙烯醇和丁醛在酸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所得的缩合产物,目前,PVB树脂已经工业化的生产方法大部分是使用聚乙烯醇为原料的低温法,该合成方法在后续处理过程水洗时会使用大量的去离子水清洗反应后的树脂,除去粘附于树脂上的各种小分子(主要是盐酸和正丁醛),以达到提高树脂光学性能和改善树脂的热稳定性的效果,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洗水。
由于聚乙烯醇缩丁醛是高分子聚合物,难水洗,水洗次数较多,每次用水量大,因此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巨大(合100t去离子水/1t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另外,水洗水液中主要成分是盐酸和正丁醛,以及极少量的Fe2+、Na+,其CODcr相对较高,经测定水洗水的CODcr为1400mg/L~1600mg/L,不符合废水排放标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又需将水洗水导入污水处理厂通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大量的去离子水需较高的制作成本,而大量的水洗水又需高额的处理成本,因而使得合成反应运行成本增大,不利于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中水洗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中水洗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反应釜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一次水洗釜、一次离心脱水机、料罐、二次水洗釜、二次离心脱水机、烘干箱及包装设备连通,一次水洗釜、二次水洗釜上设置有去离子水进水管,一次离心脱水机及二次离心脱水机分离出的水洗水通过管道与水洗水检测装置连通,水洗水检测装置内达标的水洗水通过回水管道回流至二次水洗釜并经储水罐回流至一次水洗釜、不达标水送入污水储存装置经过处理后排出。
上述的回水管道及管道上设置有水泵及阀门,用以控制管道中介质的流通。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原先需排污水池的水洗水的近三分之一加以回收利用,可以达到逐次循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不影响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性能;水洗水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去离子水的使用量,降低了去离子水的制作成本,同时减少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例如:以生产1t树脂粉计算,共需水洗10次,将7-10次水洗的水洗水(经测试其电导率<200μs·cm)用于1-4次的循环水洗,可降低4次的去离子水用量,约40t,同时减少了40t需处理的污水。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树脂合 成工业的合成成本,加速了PVB树脂生产国产化,满足了汽车挡风玻璃、建筑安全玻璃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部分市场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工业中水洗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聚乙烯醇缩丁醛合成反应釜1的出口通过管道13依次与一次水洗釜2、一次离心脱水机、料罐4、二次水洗釜5、二次离心脱水机6、烘干箱7及包装设备8连通,一次水洗釜2及二次水洗釜5上均设置有去离子水进水管12,一次离心脱水机3及二次离心脱水机6分离出的水洗水通过管道与水洗水检测装置10连通,水洗水检测装置10内检测达标的水洗水通过回水管道回流至二次水洗釜并经储水罐11回流至一次水洗釜2、不达标水送入污水储存装置9经过处理后排出。
上述的回水管道14及管道13上设置有水泵及阀门,用以控制管道中介质的流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斯泰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斯泰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熄焦炉循环风道支撑墙
- 下一篇:加强钢纤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