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408.2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0 | 分类号: | B21D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线路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布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数控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机械设备大多采用全自动数控系统,即通过线缆将设备与电气控制柜连接在一起,再使用线缆将信号和电流输出到设备的各个终端电气部件上,从而通过操作电气控制柜来控制整个机器设备的运作。
授权公告号为CN20169572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机电一体化立体车库的优化电缆走线布局》公开了一种电缆走线布局,该电缆走线布局包括电气控制柜,数个车位,与数个车位连接的终端电气元件,以及连接电气控制柜和各个终端电气元件的电缆,所述的电气控制柜安装于每组设备后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每个车位的终端电气部件通过电缆与位于设备后侧中间的电气控制柜连接,所有车位终端电气部件整体呈向设备后侧中间集中的布局方式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电缆的总长度,节约了电缆的消耗,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比传统布局方案可节省40%以上的电缆。
但是,上述专利的线路布置结构是从外部走线,即线缆搭设在设备的外面,因此容易受到外部干扰;而且机电设备一般处于油污环境,电缆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油污环境的影响,缩短它的使用寿命;此外,搭设在外面的线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也是一大隐患,易发生危险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线缆损耗小的的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包括电气控制柜,多个设置在弯管机上的终端电气部件,以及连接电气控制柜与终端电气部件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上开设有用来通行线缆的线缆通道,且所述线缆通道的转弯处半径大于所述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所述弯管机与所述电气控制柜之间,以及所述弯管机的机身与机头之间设置用于线缆穿插的拖链。
作为优选,所述弯管机的机头箱体内设有拖链导向槽,以使机头箱体内的拖链在所述拖链导向槽内随机头箱体的旋转而滑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拖链导向槽的形状与相应的线缆走向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用来线缆通行和穿插的线缆通道和拖链,使弯管机的线缆布置结构中的所有线缆都均是从内部走线,相比于传统线缆搭设在外的走线布置,整体上更加美观整洁,同时从内部走线也排除了外部因素对线缆的干扰以及油污环境对线缆的影响。此外,根据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来设置弯管机内线缆通道的转弯处半径,使得转弯处半径尽可能的大于最小弯曲半径,有效的降低了线缆在通道内移动时的损耗,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弯管机的机头箱体内部线路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弯管机的线路布置结构,包括有电气控制柜1,多个设置在弯管机上的终端电气部件2,以及连接电气控制柜1和终端电气部件2的线缆3,在弯管机上设置用来通行线缆3的线缆通道4,这样线缆3可穿过线缆通道4与终端电气部件2连接,同时根据线缆3的最小弯曲半径来设置线缆通道4转弯处的半径,使转弯处半径尽可能地大于线缆3的最小弯曲半径,从而减小线缆3在线缆通道4移动时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在弯管机和电气控制柜1之间,以及弯管机的机身和机头箱体6之间设置拖链5,线缆3穿插于拖链6中;设置线缆通道4和拖链5,使弯管机数控系统中所有的拖链5均从内部走线,打破传统线缆5搭设在外部的布置结构,不受外部干扰与油污环境影响,更加安全美观。
另外,在弯管机的机头箱体6内设置可运动的拖链导向槽7,并根据线缆3的走向来设置拖链导向槽7形状,拖链导向槽7可随机头箱体6旋转,而机头箱体6内的拖链3则随着机头箱体6的旋转在上述的拖链导向槽7中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