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129.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宾朝芳;文香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朝芳 |
主分类号: | B60C5/22 | 分类号: | B60C5/22;B60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节能 防爆 汽车轮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汽车节能装置和机械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轮子和轮胎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充气式轮胎。由于目前传统的轮子轮胎系统在工作中,轮胎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在传统的汽车运行中被忽略掉了,没有加以利用;同时这种结构的轮胎,在遇到路面的尖锐物体时,容易爆胎,给行车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汽车重力作用,将对轮胎垂直方向的压力转换成推动车轮切向的旋转转矩,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在轮胎的内表面,设计有受力板层,对路面尖锐物体,有很好的防爆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由外胎、受力板、内胎Ⅰ、内胎Ⅱ、活塞齿条、活塞套、空心齿轮、圆弧齿轮、固定轴和钢圈轮毂组成,轮胎主体由钢圈轮毂、内胎Ⅰ、内胎Ⅱ和外胎构成轮胎框架,内胎Ⅰ和内胎Ⅱ被外胎包住,与外胎之间用受力板隔开,内胎Ⅰ和内胎Ⅱ卡入钢圈轮毂槽内。
内胎Ⅰ和内胎Ⅱ的中间安装有多个齿轮传动系统,每个齿轮传动系统由活塞齿条、空心齿轮、圆弧齿轮和固定轴组成,沿钢圈轮毂一周均匀分布。其中活塞齿条由胎面指向胎心,一端与受力板连接,带齿一端与横向放置的空心齿轮啮合,活塞齿条套入活塞套固定,可以垂直方向上往返滑动,防止横向位移。
空心齿轮一端与活塞齿条啮合,另一端与圆弧齿轮啮合。空心齿轮中空,固定轴穿过空心齿轮内孔,固定空心齿轮,固定轴和空心齿轮中间夹滚珠,使空心齿轮可以绕固定轴转动。固定轴两端用螺帽固定在钢圈轮毂上,圆弧齿轮齿面与空心齿轮互相啮合,固定在车身上,只能径向往返运动,使其与空心齿轮啮合或分开。
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转动接触地面,由于汽车重力施压,地面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与汽车轮胎的接触点,使轮胎产生变形,从而推动齿轮传动系统,将作用力从滑动齿条传动到空心齿轮,再由空心齿轮传动到圆弧齿轮,由于圆弧齿轮本身与车身相对固定,从而产生反作用力,给轮胎旋转方向上一个推动力,实现了将轮胎垂直方向的重力反作用力转换成推动轮子切向的旋转转矩,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外胎内增加了一层受力板,采用金属等材料,可以更好的保护轮胎,防止被尖锐物体扎坏。
本实用新型应用巧妙的机械结构设计,采用齿轮传动系统,实现了力的转化,达到增加汽车行驶动力,节省燃料的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爆胎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结构图;
其中1——受力板,2——外胎,3——活塞齿条,4——内胎Ⅰ,5——空心齿轮,6——钢圈轮毂,7——活塞套,8——内胎Ⅱ,9——圆弧齿轮,10——固定轴,11——滚珠,12——螺帽,13——地面作用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由外胎、受力板、内胎Ⅰ、内胎Ⅱ、活塞齿条、活塞套、空心齿轮、圆弧齿轮、固定轴和钢圈轮毂组成,轮胎主体由钢圈轮毂、内胎Ⅰ、内胎Ⅱ和外胎构成轮胎框架,内胎Ⅰ和内胎Ⅱ被外胎包住,与外胎之间用受力板隔开,内胎Ⅰ和内胎Ⅱ卡入钢圈轮毂槽内。
在内胎Ⅰ和内胎Ⅱ的中间,沿钢圈轮毂一周均匀分布安装20组齿轮传动系统,每组齿轮传动系统由活塞齿条、空心齿轮、圆弧齿轮和固定轴组成。其中活塞齿条由胎面指向圆心,一端与受力板接触,带齿一端与横向放置的空心齿轮啮合,活塞齿条套入活塞套固定,可以垂直方向上往返滑动,防止横向位移。
空心齿轮一端与活塞齿条啮合,另一端与圆弧齿轮啮合。空心齿轮中空,固定轴穿过空心齿轮内孔,固定空心齿轮,固定轴和空心齿轮中间夹滚珠,使空心齿轮可以绕固定轴转动。固定轴两端用螺帽固定在钢圈轮毂上,圆弧齿轮齿面与空心齿轮互相啮合,固定在车身上,只能径向往返运动,使其与空心齿轮啮合或分开。
重力节能防爆汽车轮胎系统,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实现力的转换,增加汽车行驶动力,节省燃料;同时设计了保护内胎的保护层,提高了轮胎的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朝芳,未经宾朝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锚杆一次性成型工艺
- 下一篇:方片消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