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9663.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润泽;姚飞;楼颂森;孙剑;杨永明;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0 | 分类号: | H02M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高压 发生器 极性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电网的电压等级逐步提高,目前电压等级已经从750kV向1100kV进军。国家对于电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检测电力设备性能的高电压试验设备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也迅速崛起,对于直流输电设备的研究和产品出厂试验的能力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试验中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的极性转换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IEC标准,直流极性反转试验要求从某试验电压等级的一个极性转换到另一个极性的总时间不超过2分钟,国内厂家提出了不超过1分钟的要求,这就需要极性转换装置的机械动作时间尽量缩短,以此来满足极性反转总时间的要求。
以往的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进行极性反转试验,采用两台不能换极性的直流电压发生器配合使用,即一台输出正电压,一台输出负电压。这种方式不仅成本很高,而且正极性输出电压和负极性输出电压都接在试品上,为了防止试品加正电压时不加压到负极性的电压发生器上,加负电压时不加压到正极性的电压发生器上,还必须要加装电压隔离装置,这就更增加了成本和试验的风险。
后来人们发明了液压控制的极性转换装置,该装置可实现直流电压发生器的快速极性转换,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这种实现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液压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对生产制造工艺、液压油、液压泵以及各液压阀门的要求都比较高,后期维护较为困难,一旦漏油很难彻底解决,在目前运行的系统中经常出现液压油泄露的情况。另外,在试验过程中直流高电压会加在液压系统控制的控制管路上,对于液压管路等材料的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通过这种简单可靠的机械转动的方式解决了快速极性转换的问题,可实现快速转换,解决了漏油问题,而且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包括极性转换硅堆柱、极性转换电机、传动箱,联轴器,所述极性转换电机与传动箱相连,传动箱与极性转换硅堆柱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极性转换硅堆柱包括绝缘外筒、绝缘内筒、硅堆模块和高压硅堆,所述硅堆模块固定在绝缘内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硅堆模块由若干个高压硅堆串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内筒和绝缘外筒均采用环氧玻璃丝管。
进一步的,所述硅堆模块的两端设有均压环和均压帽。
本实用新型专利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采用机械式转换和电机拖动结构,可实现快速转换,此种结构密封性能好,不容易漏油;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性能稳定,维护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的正极性状态和负极性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极性转换硅堆柱,2极性转换电机,3传动箱,4绝缘内筒,5绝缘外筒,6高压硅堆模块,7联轴器,8高压硅堆,9正极性限位,10负极性限位,11均压环,12均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直流高压串级发生器极性转换装置,包括极性转换硅堆柱1、极性转换电机2、传动箱3,联轴器7,所述极性转换电机2与传动箱3相连,传动箱3与极性转换硅堆柱1通过联轴器7相连;所述极性转换硅堆柱1包括绝缘外筒5、绝缘内筒4、硅堆模块6和高压硅堆8,所述硅堆模块6固定在绝缘内筒4上。所述硅堆模块6由若干个高压硅堆8串联组成。所述高压硅堆8内部由并联了均压电阻的硅粒子组成。
采用极性转换电机2提供极性转换装置的动力,通过传动箱3减速,从传动箱3输出的动力经过联轴器7传递到第一节极性转换硅堆柱1的绝缘内筒4上,带动绝缘内筒4旋转,固定在绝缘内筒4上的硅堆模块6跟着旋转,既可实现快速极性转换。硅堆模块6通过接触滚轮与绝缘内筒4上安装的金属轨道接触,硅堆模块6得以实现串联。硅堆模块6的内部由多支高压硅堆8串联组成。硅堆模块6的两端设有均压环11和均压帽12,均压环11与均压帽12的作用是为了使硅堆模块6接头处的的场强均匀,以减少直流高压试验中的局放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照明逆变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轮毂式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