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9328.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谷欣;王清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欣;王清凤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防菌型 中心 静脉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Catheter,CVC)进行输液和相关治疗。经深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现代监测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了解病人循环血容量和心脏功能,用以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大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还可以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中心静脉营养等。2011年美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指出当病人当静脉输液治疗可能要超过6天时,应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或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同时,由于治疗的需要重症病人每天需采血3-4轮完善检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然而,在临床上我们往往不能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采血,其原因主要有:1.由于输液的影响,会严重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静脉采血规范中规定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或皮管处取血标本,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肢体采血。
2.从中心静脉导管采血会增加导管污染的几率。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使用注射器经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口抽血,但反复的采血会增加经手或器械污染引起的感染可能。
3.增加导管堵塞的可能及增加了液体负荷经中心静脉采血为保证标本检验的结果可靠性,往往需反复多次抽取前段血液,把输液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通常是第3管血才可以使用)。如果病人是血液高凝状态,就可能造成导管堵塞(包括前两管血标本中形成血栓可能)。采血后为了使中心静脉导管不阻塞,需要充分冲洗导管,增加了患者的非治疗液体负荷。
4.无法留取非导管血血培养标本输注抗生素或使用抗菌药物封管的影响,故经中心静脉导管采血留取周围血标本是无法用来培养的。当然,为了判断是否存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而特意留取的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除外。正因为以上原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往往不能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采血,而每天3-4轮以上的采血极大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以解决经中心静脉采血所引起的标本结果误差,导管污染,导管堵塞等问题,减少病人反复采血所带来的痛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其包括: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第一穿刺针(修改点7)、采血导管和采血穿刺针,所述第一穿刺针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的一端,所述采血导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的另一端,所述采血导管位于采血穿刺针内。
优选地,所述采血穿刺针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器,所述采血导管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器与第二限位器之间设置有防菌套。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器位于所述采血穿刺针与所述采血固定装置之间。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以解决经中心静脉采血所引起的标本结果误差,导管污染,导管堵塞等问题,且能够减少病人反复采血所带来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的第一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血器的第二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101、第一穿刺针102、采血导管103和采血穿刺针104,所述第一穿刺针102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101的一端,所述采血导管103连接在所述第一穿刺针固定装置101的另一端,所述采血导管103位于所述采血穿刺针104内,即该采血穿刺针104套在所述采血导管103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采血穿刺针10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器106,所述采血导管10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器107。第一限位器106有利于操作者抓持,完成采血穿刺针104穿刺肝素帽步骤,另外可以控制采血穿刺针104刺入深度,使采血穿刺针104不损伤中心静脉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欣;王清凤,未经谷欣;王清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电力电磁炉及电火锅
- 下一篇:无线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