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89194.7 | 申请日: | 201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寇明杰;张得俭;李晓康;金建国;曲芃屹;刘尔玺;何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种子 果穗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是对玉米种子果穗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甘肃河西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和最具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截至2012年甘肃省河西地区年玉米制种面积150万亩以上,产种量5.8亿公斤以上,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该地区产业化程度高、联系农户广、农民收入比重大、农业效益显著的支柱产业。
由于玉米种子收获周期短,大规模生产中因为天气状况的制约不宜采用原始的摊晾晒方式降低果穗水分,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玉米果穗水分,还要保证种子的加工质量,我们必须采用玉米种子干燥装置降低果穗水分。
目前规模生产中玉米果穗干燥装置均采用由燃煤热风炉供给热量、砖混结构烘干仓,这种装置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单位能耗高、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且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建设及运行成本小,耗能低、干燥工艺先进且自动化水平高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干燥箱上设有进料窗口,出料窗口,集中送风道,热风机通过集中送风道给所述干燥箱内提供热风,所述的干燥箱内腔里设有隔离板,所述的集中送风道设在所述隔离板一端的干燥箱内,所述的隔离板和 集中送风道将干燥箱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所述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与集中送风道之间设有热空气循环窗口;在所述的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内设有倾斜干燥床;在所述隔离板的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热空气循环风口;在所述集中送风道两侧的干燥箱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的进料窗口,在所述倾斜干燥床倾斜面的较低处的干燥箱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的出料窗口。
所述的干燥箱在所述集中送风道的延伸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
还包括与所述干燥箱连通的供热箱,所述热风机设置在供热箱内;在供热箱内还设有导热油供热炉。
在所述的供热箱内设有至少一个热风机。
在所述的进料窗口及出料窗口处还设有输入、输出料输送带。
所述的干燥装置是由钢制成。
在所述热空气循环风口两侧的干燥箱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干燥仓和第二干燥仓的故障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现有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仓干燥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上下风道改为只有上部设置集中送风道,一组对称干燥仓下部设置热风循环风口,使其直接连通,整个装置均采用全钢结构,大大降低的装置的制造成本,减少装置占地面积;
2将干燥装置的进料窗口、卸料口以及集中供热风道的开启与关闭用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方便,而且减少人工操作时热能的损耗,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与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进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导热油供热换热供风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