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泵抽吸的地下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8559.4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国;胡祥节;陈代理;王惠英;陆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鑫克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莫祚平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抽吸 地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泵抽吸的地下槽。
背景技术
将地下槽内的液体打至外界的传统方法都是采用立式泵,由于采用立式泵占地面积比较大,在安装时往往要受到安装场地的限制,且在水泵启动前要灌泵,才能启动水泵。因为水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储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水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表示水泵无自吸能力,所以必须在启动前向壳内灌满液体,这样操作很不方便,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引水装置需要提前灌泵,使用不便,为此提供一种无需提前灌泵的用于卧式泵抽吸的地下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卧式泵抽吸的地下槽,它包括地下槽本体和位于地下槽本体上方的自吸罐,所述自吸罐顶部开有注液口,自吸罐内设有伸入地下槽本体的引水管,自吸罐侧壁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引水管在自吸罐内的部分高出出水管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吸罐一侧设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地下槽本体上方添加自吸罐,从而把立式泵改为卧式泵,安装时无需考虑安装场地的限制,由于液体始终充满泵的进口,无需每次使用前提前灌泵,可有效避免气缚现象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中,1、地下槽本体,2、自吸罐,3、卧式泵,4、电机,5、注液口,6、引水管,7、出水管道,8、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地下槽本体1和位于地下槽本体上方的自吸罐2,所述自吸罐顶部开有注液口5,自吸罐2内设有伸入地下槽本体1的引水管6,自吸罐2侧壁设有出水管道7,所述引水管在自吸罐内的部分高出出水管道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通过自吸罐顶部的注液口5向自吸罐内注入液体,地下槽本体1内注满液体,使自吸罐内液面高度高出自吸罐侧壁的出水管道7,出水管道7与卧式泵3相连通,也就是使卧式泵的入口始终浸满液体,卧式泵由电机4驱动,自吸罐内的引水管位于自吸罐内的部分高出自吸罐内液面高度,再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卧式泵开始抽水,叶轮旋转将泵壳内的液体从泵出水口甩出去,自吸罐2内的液体就及时补充到泵壳内。这时,自吸罐2内就会出现真空,既负压状态,也就是自吸罐2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因此,地下槽本体1中的液体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引水管6流进自吸罐2,而此时卧式泵3泵壳内的压力更低,自吸罐2里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出水管道7流进泵壳内,在叶轮离心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排出泵壳,水泵就会连续地正常地抽取液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自吸罐一侧设有排水口8,定时排出自吸罐内的液体,对自吸罐内部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鑫克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鑫克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8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NA分子及重组质粒和大肠杆菌
- 下一篇:一种复合水生态修复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