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MBR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8274.0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姚栋;张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B01D6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mbr 组件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体过滤净化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器是一根钻有许多线性排列孔的管子,固定在膜生物反应器的帘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或平板式膜组件之间,气体通过管子上的小孔溢出形成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形成紊流和对膜表面形成擦洗,减小生物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在膜表面的浓差极化和沉积,达到延缓膜污染,保持膜有较高透水通量的作用。
通常用的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管是固定式的,因而气泡生成和上升轨迹基本固定,它对膜表面的擦洗作用具有不均匀性,特别对平板式膜片,会出现部分“盲区”,因而发生部分地区膜污染严重,导致膜的水通量衰减较快、在线清洗时清洗不完全和膜的水通量恢复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管因在使用时擦洗不均匀,出现部分“盲区”,发生部分地区膜污染严重,导致膜的水通量衰减较快、在线清洗时清洗不完全和膜的水通量恢复不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的底部设有若干线性排列的曝气孔,曝气管道的底部焊接有齿条,齿条位于曝气管道的下方,所述齿条上设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啮合,不完全齿轮的中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固定于膜支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上位于不完全齿轮与轴承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和纵向的叶片。
优选的,所述齿条侧截面的形状为长腰孔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实现了膜组件底部曝气管道的周期性摆动。增大了稳流效果,能更好地清洗膜组件,避免长时间出现曝气盲区;2、曝气管道的摆动是由曝气气流推动叶片,叶片带动转轴,转轴通过齿轮带动曝气管道而实现的,即通过自身的曝气实现,不需要额外的动力;3、结构简单,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MBR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曝气管道;2、曝气孔;3、齿条;4、不完全齿轮;5、转轴;6、轴承;7、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MBR膜组件的自移动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道1,所述曝气管道1的底部设有若干线性排列的曝气孔2,曝气管道1的底部焊接有齿条3,齿条3位于曝气管道1的下方,所述齿条3上设有不完全齿轮4,不完全齿轮4与齿条3啮合,不完全齿轮4的中部设有转轴5,转轴5的两端设有轴承6,轴承6固定于膜支架上的轴承座内,所述转轴5上位于不完全齿轮4与轴承6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横向和纵向的叶片7;所述齿条3侧截面的形状为长腰孔形。
使用时,整个膜处理工艺正常运转之后,曝气管道1里面充气,会有气体从下面的线性排列的曝气孔2内排出,带动叶片7旋转,使转轴5与不完全齿轮4随叶片7一起转动。当转动传递到齿条3上后,齿条3会做往复左右直线运动,使与齿条3焊接的曝气管道1做线性摆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世圣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环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8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