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射深度可调节胰岛素用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429.9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晨;骆兴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陈忠辉 |
地址: | 215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深度 调节 胰岛素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深度可调节胰岛素用针头。
背景技术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多,日常的胰岛素注射已经非常频繁。胰岛素笔是目前胰岛素治疗常用的注射工具,配合胰岛素笔用针头使用,完成皮下注射。
患者在注射时主要选取腹部,手臂,大腿,以及臀部,其中手臂和大腿的皮下层较薄,需要捏起皮肤后注射,并且由于捏起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胰岛素误注入肌肉层,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体内血糖控制不稳定,还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痛感;
如图1所示,现有的针头是由一个塑料针座1和一根钢针组成,针头通过针座1的内螺纹11与胰岛素笔前端的外螺纹连接,其中钢针通过胶水与针座1进行粘接。钢针前端31为进入患者皮下层部分,钢针后端32插入胰岛素注射笔的橡胶塞中,与胰岛素药液形成通路;由于这样的针头使得钢针长度固定无法调节,因此注射时,进针深度由患者自行把握;同时,由于患者的胖瘦不同,其皮下层厚度也不同,患者在进行注射时存在进针过深导致刺入肌肉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限制钢针进入人体的深度,有效防止由于进针过深导致胰岛素误注入肌肉层的风险,且患者可根据自身的胖瘦情况自行调节,以选取适合自己的注射深度的胰岛素用针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注射深度可调节胰岛素用针头,包括针座,所述针座内通过粘结剂连接有一钢针,所述针座内加工有用于连接胰岛素笔前端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针座上套设有一限位环,所述针座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针座与限位环通过内外螺纹咬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座的前端开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可以根据患者的胖瘦调节注射深度,避免了由于进针过深导致胰岛素注入肌肉层的风险;
2)可以帮助患者聚拢皮下层,避免了因患者捏取皮下层方法不当,导致胰岛素注入肌肉层的风险;
3)方便患者独自进行操作,避免了患者因为皮下层较薄需用手捏取,而无法进行自行注射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注射胰岛素用针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注射深度可调节胰岛素用针头,如图2-图3所示,与现有技术一致,包括针座1,所述针座1内通过粘结剂连接有一钢针3,钢针3的前端31用于进针与患者皮下层接触,钢针3的后端32与胰岛素药液相通。所述针座1内加工有用于连接胰岛素笔前端的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11。
本实用新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针座1上还套设有一限位环2,具体是通过所述针座外表面的外螺纹12,与限位环2内设置的内螺纹21咬合连接。针座1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12。通过旋转便可以使得限位环2相对于针座1前后运动,并可以对钢针3的长度进行调节限制,以针对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使用。
同时,由于限位环2对皮肤的压迫力,会促使皮下层聚拢,增加脂肪层的厚度,便于患者进行注射,避免了钢针3刺入肌肉而导致胰岛素注入肌肉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林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刮墨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力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