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252.2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昌;卢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0 | 分类号: | F16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汪恺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环体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枢纽总成之中的环体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装置,特别是携带型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折迭式手机、电子字典或游戏机等,一般会具有互相枢接的两个板体,例如,安装有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的上盖,以及安装有计算机零组件、电池与输入装置如键盘(keyboard)的底座。其中,上盖是透过枢纽总成枢接至底座上,因此上盖可与底座相对旋转闭合,或是上盖可相对于底座旋转开启到特定角度。
上述之枢纽总成具有枢轴与环体组件,环体组件套设于枢轴上且包括有可相对旋转的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被配置于其外侧的弹性组件施加向内的作用力,而迫使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彼此互相抵接。第一环体朝向第二环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坡道,第二环体朝向第一环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滑块,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相对旋转时,滑块会在坡道上滑移。随着上盖与底座的相对开启与闭合,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也相对旋转,使滑块滑移于坡道上的不同位置,与此同时,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之间的间隙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相对的所述弹性组件所产生的回复力也会随之增减,而环体组件将可连带的产生与回复力相应的摩擦力。
前述的摩擦力可避免上盖与底座在相对闭合的过程中,因为过快的关闭速度而导致彼此互相撞击而受损。现有的环体组件所能产生的摩擦力为一渐增或渐减值,而无法维持固定值。然而,当上盖与底座的夹角在某一范围内时,维持固定值的摩擦力(亦即使用者搬动上盖所需施予的扭力固定),将有助于使用上的便利性。由此观之,现有技术并未提供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环体组件,使得在不同范围内,提供渐增、渐减或固定的摩擦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体组件,其包括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第一环体具有轨道,轨道环绕第一环体的轴心并依序配置有第一坡道、第一平台、第二坡道与第二平台。第一坡道由其起始端至其末端逐渐增加厚度,第一坡道的末端连接第一平台的起始端,第一平台由其起始端至其末端维持一致厚度,第一平台的末端连接第二坡道的起始端,第二坡道由其起始端至其末端逐渐增加厚度,第二坡道的末端连接第二平台的起始端,第二平台由其起始端至其末端维持一致厚度。第二环体邻接第一环体且朝向第一环体凸设有对应于轨道的滑块,滑块可滑移的抵顶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轨道包括内圈轨道与外圈轨道,外圈轨道位于内圈轨道的外周,且外圈轨道与内圈轨道系径向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内圈轨道与外圈轨道各具有第一坡道、第一平台、第二坡道与第二平台,且该些第一坡道、该些第一平台、该些第二坡道与该些第二平台各自径向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滑块包括内圈滑块与外圈滑块,内圈滑块对应于内圈轨道,外圈滑块对应于外圈轨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第一坡道、第一平台、第二坡道与第二平台系以第二平台的末端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该对称轴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轨道还凹设有凹槽,凹槽位于两第一坡道的起始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环体组件的第一平台上凹设有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的轴心穿设有第一轴孔,第二环体的轴心穿设有第二轴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轴向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其中之一具有圆形的开口,而其中之另一具有非圆形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环体组件,其可提供渐增、渐减与固定的摩擦力,有助于使用上的便利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环体组件的爆炸图。
图2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第一环体的示意图。
图3所绘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第二环体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环体组件
100:第一环体
110:内圈轨道
111、121:第一坡道
112、122:第一平台
113、123:第二坡道
114、124:第二平台
115、125:对称轴
116、126:凹槽
117、127:凹孔
120:外圈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欣日兴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蔽套管
- 下一篇:铆接螺母与板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