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声玩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081.3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金锦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光工艺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5/00 | 分类号: | A63H5/00;G09B5/0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声 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声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全新的融幼儿教学与娱乐为一体的玩具——点读笔,点读笔是采用光学图像识别(OID)技术的高科技产品,是继学习机、点读机之后的新一代学习/教学工具。OID技术实现了在印刷品上码点的隐形,突破了同类产品的技术障碍,也同时实现点读、翻译、复读、游戏等诸多功能。但目前的产品往往是把点读笔与图书紧密结合在一起,研发出有声图书系列,但有声图书对于儿童的直接视觉而言,只能看到文字部分,而少儿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对于图案的感知和兴趣远大于文字,因此有声图书往往很难引起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兴趣。
而对于拼图、积木之类的玩具来说,却还没有一款与点读笔结合的产品。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发声的玩具,但都是简单的固有录音芯片发声,孩童只能简单触发按键是其发出单一的声音,缺乏趣味性,也无法起到寓教于乐的有益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声玩具,在幼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幼儿对玩具上不同图案部分的点读对应发生,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有益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有声玩具,由玩具本体和点读装置组合构成,所述玩具本体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所述点读装置与所述玩具本体接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识别层的可读取识别信息相配合的读取器。
进一步的,为保障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和玩具的自然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本体采用木质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为隐形码点层,所述识别层设于所述玩具本体的一侧表面,例如识别层设于板状的玩具本体的正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玩具本体表面还设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与所述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与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相背的所述玩具本体另一侧表面设有黑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点读装置为笔状,所述读取器设于所述笔状点读装置的尖端;所述点读装置内部还设有图像解码电路、音频解码电路、储存器、电源和发音设备,所述图像解码电路、音频解码电路、储存器、电源、发音设备与所述读取器电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读取器为码点采集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将点读笔技术与玩具结合在一起,在诸如拼图、积木等等木制玩具中加入了声音甚至动画,极大提高了玩具的可玩性及所含信息的丰富性,不仅能够引起幼儿的较大兴趣,同时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启发式教育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声玩具,由玩具本体1和点读装置4组合构成,所述玩具本体1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2;所述点读装置4与所述玩具本体1接触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识别层2的可读取识别信息相配合的读取器。在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本体1可以采用板状结构,或者依据设计采用积木、拼图类的适当结构。
所述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2为隐形码点层,所述识别层2设于所述玩具本体1的一侧表面,以采用板状结构的玩具本体1为例,识别层2设于板状的玩具本体1的正面。
考虑到自然环保和儿童使用无毒无伤害的玩具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玩具本体1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在所述玩具本体1表面还设有图案层3,所述图案层3与所述带有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2紧密贴合,在具体实施中,图案层3既可以印刷于所述识别层2的上表面,亦可以印刷于所述识别层2与所述玩具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
为了实现能更好的寓教于乐的目的,与可读取识别信息的识别层2相背的所述玩具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设有黑板,在图1中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点读装置4为笔状,所述读取器设于所述笔状点读装置的尖端;所述点读装置4内部还设有图像解码电路、音频解码电路、储存器、电源和发音设备,所述图像解码电路、音频解码电路、储存器、电源、发音设备与所述读取器电路连接,所述读取器为码点采集传感器。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光工艺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光工艺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