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6515.8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平 |
主分类号: | G12B11/02 | 分类号: | G12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仪表 等差 刻度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仪器仪表。
技术背景
当今绝大多数的机械仪器仪表都属于指针式仪表刻度盘读数类型,这种仪表刻度盘的刻度精度较差,读数误差较大。利用微电子数显技术的仪器仪表的读数精度虽然较高,但是,这种仪器仪表使用条件要求较严格,受使用环境因素干挠较大,因此,如何在提高仪器仪表读数精度的同时,又能排除使用环境因素的干挠,确保仪器仪表读数的稳定性,对提高精密机械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式的仪器仪表刻度盘,在提高仪器仪表读数精度的同时,又能排除使用环境因素干挠,确保仪器仪表读数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由标准刻度圆盘、等差刻度摆轮和摆轮转轴组成;标准刻度圆盘是一个标准平面圆盘,平面圆盘圆心处开小孔,小孔直径与摆轮转轴的外径相匹配,等差刻度摆轮是一个半径比标准刻度盘的半径略小的扇形圆弧盘,扇形圆弧盘圆心处开小孔,孔径与摆轮转轴的外径相匹配,摆轮转轴是一个中间开圆孔的圆柱形套筒,它的内径与仪器仪表的指针转轴紧配;摆轮转轴穿过标准刻度圆盘的中心圆孔,一端紧套在仪器仪表的指针转轴上,另一端穿过等差刻度摆轮的中心圆孔,并与等差刻度摆轮紧固在一起,这样,只要仪器仪表的指针转轴转动,就可以通过摆轮转轴带动等差刻度摆轮在标准刻度圆盘的盘面上左右摆动;以等差刻度摆轮的圆心为中心、过中心向左的水平直 径为基线,自左向右将扇形平面圆弧盘的圆弧等分成n小格,设定扇形圆弧盘的圆心角为t°,则每一小格对应的圆心角是(t/n)°;以标准刻度圆盘的圆心为中心、过中心的水平直径为基线,自左向右将圆心角t°对应的圆孤等分成m小格,每一小格对应的圆心角是(t/m)°,则标准刻度圆盘的整个圆周将被等分成(360m/t)小格;规定n=m+1,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的读数精度C=t/m-t/n=t(1/m-1/n)=t/m×(m+1),设S=t/m为标准刻度盘的最小刻度值,则读数精度C=S/m+1,再设定标准刻度圆盘的最小刻度值S=1,则读数精度C=1/(m+1)=1/n,其中n是等差刻度摆轮的最大刻度数;假设等差刻度摆轮的半径r,则等差刻度摆轮每小格间距与标准刻度圆盘每小格间距相差Δr=c×r=r/n,将标准刻度圆盘的刻度间距与等差刻度摆轮的刻度间距的恒定差距Δr叫等差精度,利用等差精度累加起来提高读数精度的仪表刻度盘叫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使用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之前,先将标准刻度圆盘固定在仪器仪表的盘面上,并且在自然状态下,仪器仪表指针“0”刻度线、标准刻度圆盘基线“0”刻度线、等差刻度摆轮基线“0”刻度线,三线重叠合一;使用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之时,仪器仪表的指针转轴顺时针转动,并通过摆轮转轴带动等差刻度摆轮在标准刻度圆盘的盘面上自左向右顺时针摆动,这时,总有一根标准刻度圆盘的刻度线与等差刻度摆轮的刻度线重叠,而且重叠的标准刻度盘的刻度值,是与之重叠的等差刻度摆轮的刻度值的整数倍(例如:摆轮刻度值是25,与之重叠的标准刻度盘的刻度值是25n,其中n=1、2、3…),并且在标准刻度圆盘上重叠的那根刻度线的刻度值的C倍,就是摆轮式等差仪表刻度盘读数先整刻度值读数(例如:摆轮刻度值是25,与之重叠的标准刻度盘的刻度值是50,读数精度C=1/26,则完整刻度值读数=50×1/26)。
等差精度Δr太大,读数误左较大,等差精度Δr太小,不能分辨哪根刻度线重叠,即读数分辨率太低,一般地Δr=1mm较适宜,此时r=n(mm)。
附图说明
图1是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1-(1)等差刻度摆轮刻度;图1-(2)标准刻度圆盘刻度;图1-(3)摆轮转轴半径;
图1(4)等差刻度摆轮;图1(5)标准刻度圆盘;图1(6)摆轮转轴。
图2是摆轮式仪表等差刻度盘(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2---(7)等差刻度摆轮圆孔直径; 图2---(8);标准刻度圆盘圆孔直径;
图2---(9)摆轮转轴内孔; 图2---(10)仪表指针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平,未经徐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6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调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三轮摩托车的机械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