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的鱼虾笼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5739.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玉华 |
主分类号: | A01K69/10 | 分类号: | A01K6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4001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鱼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点放置的捕捉鱼虾的鱼虾笼,属于捕鱼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虾笼是一种放置在固定地点捕捉鱼虾的器具,传统的鱼虾笼是封闭的圆筒形或方筒形,四周有多个外大内小的喇叭形进鱼孔,使用时在鱼虾笼内放置鱼饵,然后将鱼虾笼放入水中,鱼虾笼上方有提拉绳,经过一段时间后向上拉起提拉绳将鱼虾笼拉出水面,捕获笼内的鱼虾。传统鱼虾笼的缺点是:首先,由于鱼虾笼是整体结构,不能拆卸或折叠,不便于携带,因此限制了鱼虾笼的圆筒或方筒的直径;其次,鱼虾笼没有辅助打开的装置,放入水中后不能自动展开或展开不充分,因此需要在上下圈之间安装多个支撑杆,每次使用前都要撑开,用后拆卸,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鱼虾笼,这种鱼虾笼的支撑骨架可以快速折叠或展开,折叠后体积很小,携带方便,同时可以自动在水中展开,不用支撑杆等辅助部件,操作简便。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的鱼虾笼,它的结构中包括上圈、下圈、网面、网底、网筒、提拉绳,网面和网底分别与上圈圆周和下圈圆周连接,网筒连接在上圈和下圈之间,网筒圆周有多个外大内小的锥形进鱼孔,其改进之处是,上圈和下圈为钢丝制作的圆环或有大圆角的方环,上圈上方连接有浮子,浮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上圈的重量。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上圈和下圈为高弹性扁钢丝圆环或有大圆角的方环,上圈与下圈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0厘米或大于网底直径的1/5。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浮子为环形,环形浮子沿着上圈圆周与上圈固定连接。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浮子为多个独立浮漂,多个独立浮漂沿上圈圆周均布,与上圈固定连接。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下圈上连接有多个配重块,多个配重块沿着下圈圆周均布,配重块的重量大于浮子和鱼虾笼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之和。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网底上表面连接有放置鱼饵的饲料袋,饲料袋表面为网状结构,网筒的下部有倒出鱼虾的出口,出口上安装拉链。
上述可折叠的鱼虾笼,所述上圈与下圈之间有多个中间圈平行排列,各中间圈之间连接网筒,网筒圆周有多个鱼孔,各个中间圈之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圈和下圈为高弹性扁钢丝制成的圆环或有大圆角方环,在收起时每个圈都可以折叠为三个小圆环,体积大大缩小,展开时可以自动弹开,便于携带收藏;上圈连接的浮子在鱼虾笼放入水中后会使上圈上浮,下圈连接的配重块可使下圈下沉,因此可使鱼虾笼自动展开,且沉入水底,不必进行支撑,使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折叠收起,更因此使鱼虾笼的直径可以增加到2米以上,网高度和层数也可按水深增加使进鱼孔成倍增加,捕鱼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上圈1、下圈2、网面3、网底4、网筒5、提拉绳6、进鱼孔7、浮子8、配重块9、饲料袋10、拉链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上圈1、下圈2、网面3、网底4、网筒5、提拉绳6、进鱼孔7、浮子8、配重块9组成。
图中显示,上圈1和下圈2为高弹性扁钢丝制作的圆环或有大圆角的方环,上圈1和下圈2平行,网面3和网底4分别与上圈1圆周和下圈2圆周连接,网筒5连接在上圈1和下圈2之间,网面3、网底4和网筒5形成封闭的圆筒形或方筒形鱼虾笼,在网筒5圆周有多个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形进鱼孔7。
由于上圈1和下圈2是由高弹性扁钢丝制作的圆环或有大圆角的方环,在收网时将上圈1和下圈2重合,两手握住上圈1和下圈2的两端,向相反方向一拧,就可以将上圈1和下圈2,一起拧成六个折叠的小圆环,用提拉绳6缠绕即可,展开时松开提拉绳6,上圈1和下圈2会自动弹开恢复原状。
采用这种结构,收网时体积大大缩小,展开时可以自动弹开,实现快速收放。由于上圈1和下圈2可以折叠,因此鱼虾笼的直径可以增加到2米以上。
图中显示,上圈1上方连接有浮子8,浮子8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上圈1的重量。
浮子8可以制成整体的圆圈,圆圈的直径与上圈1直径相匹配,圆圈与上圈1固定连接,也可以由多个独立的浮漂组成,分别沿着上圈圆周与上圈1固定连接。图中的实施例为泡沫塑料制作的圆圈,外周包裹尼龙布,然后与上圈1固定连接。
图中显示,下圈2上连接有多个配重块9,多个配重块9沿着下圈圆周均布,配重块9的重量大于浮子8和鱼虾笼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玉华,未经马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5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通鱼竿及其竿体与渔线轮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圆柱形半球底中蜂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