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连续梁长管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4986.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夏康;曹文红;方晓斌;陈凡;黄国明;占建新;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0P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梁长管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管拖车,尤其是一种无连续梁长管拖车。
背景技术
长管拖车是将气瓶(几个或十几个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组装在框架里并固定在汽车拖车底盘上的结构,用于盛装压缩天然气、氧气、氢气、氮气及其他特种气体,其具有机动、灵活便捷及高效等特点,与管道运输难以实现地域的全覆盖和运送介质较为单一相比,长管拖车能将气体运送到任何通公路的地方,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与传统小气瓶相比,其承载压力更高,同时减少了单个气瓶的数量,使不安全因数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传统长管拖车作为运输高压气体的专用车辆,该长管拖车包括底架,及设于底架下方的支腿和行走机构,其中底架即为车梁,且为连续梁。由于底架由钢材材料制作且为连续梁,故其具有自重大的特点,而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燃油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少的装载量。特别是,为驱动长管拖车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等,这些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很严重的空气污染,大大恶化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对人们生活的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随之带来的疾病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动力尾气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难题,而要解决该技术难题,最基本的是要从结构上进行创新,减轻自重,实现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轻量化设计,对行走机构及前支撑装置进行应力分析及优化设计,采用无连续梁结构,减轻整体质量的无连续梁长管拖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连续梁长管拖车,包括底架,及设于底架下方的支腿和行走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若干气瓶,所述底架包括分别与气瓶两端部固定的前端底架和后端底架,所述支腿位于前端底架下方,行走机构位于后端底架下方。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以下简称CNG)。
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本连续的底架(也即横梁)分解成不相连续的前端底架和后端底架两部分,使得底架中间部分被省略,从而使得原本沉重的底架质量得到大大缩减。由此降低驱动长管拖车所需要的动力,进而降低该动力工作时所产生的废气,故,不仅使得能耗得到合理的降低,而且还保护了环境。
为了保证前端底架和后端底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使得两者间的连接有序且合理,所以所述前端底架和后端底架间通过连杆连接。
通过在所述气瓶包括位于前端底架上的瓶底端,及位于后端底架上的瓶口端,其中前端底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各气瓶瓶底端的前端板,后端底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各气瓶瓶口端的后端板,该后端板处还设有用于容纳各瓶口端的后端箱。可有效防止气瓶在运输和加气过程中,由于晃动碰撞而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能保证瓶口端进出气是更加有序合理。其中前端板和后端板与气瓶端部的优选连接方式为,气瓶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及相配合的螺栓、螺母固定在前端板和后端板上。
为了保证各气瓶进出气时的安全和合理性,在各气瓶瓶口端上均设有分气阀,各分气阀通过管路汇集成带有进出气总阀的进出气总管,所述进出气总阀位于后端箱内。
由于气瓶所占质量和空间均较大,从整体经济效益考虑,所述气瓶的数量为6~10个。
为了排出气瓶内残留的水以及油污等杂质,所以在各气瓶上均设有带排污阀的排污口,各排污口通过管路汇集成带有排污总阀的排污总管,经排污总管排出杂质后,有助于延长气瓶的使用寿命。
在向气瓶输入输出气体过程中,为了及时得到管路中的压力信息,保证输入输出气体时管路的正常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及时关闭阀门,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在所述进出气总管上设有压力表。
向无连续梁长管拖车上气瓶内加气是一个放热过程,因此,加气时,所述气瓶内部温度会上升,进而导致气瓶内部压力超过安全范围,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所述进出气总管上设有温度计,以便及时监测CNG气体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行走机构及前支撑装置进行应力分析及优化设计,采用无连续梁结构,降低了整备质量,在降低燃耗的同时,还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架1,底架1包括前端底架11、后端底架12,及用于连接前端底架11和后端底架12的拉杆13,在前端底架11的下方设有支腿2,在后端底架12的下方设有行走机构3。其中,行走机构3为3轴行走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能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4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