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螺母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4411.3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文;杨绍峰;梅成云;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螺母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螺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轧机机体结构是由蜗轮箱和轧机辊系组成。蜗轮箱为动力源,单边辊系由两根立柱、两个支撑座、两个轴承座、安装于轴承座内部的8个铜螺母及其它零部件构成,要想完成两个轴承座的上下位移,达到调节辊缝进行轧制,就必须靠铜螺母在立柱上下移动。每根立柱分别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方向相反,两个铜螺母在两段相反的螺纹上,所以立柱向单边转动就会形成两个铜螺母同时分开或同时合拢的情况,达到调整辊缝目的。上述铜螺母一般为内置螺母,拆装十分困难。现有技术中,拆装这种内置螺母靠钢筋插在螺母小孔内用撬棍撬动立柱和钢筋来拆装铜螺母,非常不方便,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滑落使工人摔倒,拆装速度慢,易伤害立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内置螺母拆装的内置螺母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置螺母调整装置,包括上环和下环,上环和下环通过至少4个连接柱相连,沿上环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下环上设置有沿下环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竖直设置的连接销。
进一步的是:沿上环周向设置的手柄数量为4个,且沿上环周向均布。
进一步的是:各个连接柱沿上环周向均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环的轴心线与下环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各个连接柱分别与上环和下环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方便快捷的对内置螺母进行旋转,从而可将内置螺母快速拆装,不会伤害立柱等其它机械结构。且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上环上设置有手柄的示意图;
图2为连接销与内置螺母上的连接孔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上环1,下环2,手柄3,连接柱4,连接销5,螺母6,连接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内置螺母调整装置包括上环1和下环2,上环1和下环2通过至少4个连接柱4相连,沿上环1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手柄3,下环2上设置有沿下环周向均布的至少2个竖直设置的连接销5。使用时,在内置螺母6的顶部开设与连接销5一一对应的连接孔8,然后将连接销5插入对应的连接孔8内,最后通过旋转手柄3可带动螺母6旋转。这样就可快捷方便的对螺母6进行调整。可快捷方便的对这种内置螺母进行拆装。
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旋转操作,沿上环周向设置的手柄数量为4个,且沿上环周向均布。
为了使上环和下环之间在传递扭矩时牢固可靠,使各个连接柱的受力较为均匀,各个连接柱沿上环周向均布。与此类似,所述上环1的轴心线与下环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各个连接柱4分别与上环1和下环2垂直。这样也有利于保证上环和下环之间在传递扭矩时牢固可靠,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长期稳定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4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