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制冷通风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4163.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忠;张应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惠忠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31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制冷 通风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制冷通风机组,属于井下制冷通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下开采矿山为了满足稳定的年产量,开采深度越来越大,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巷道围岩的温度随之升高,致使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环境温度也就越来越高,再加上独头掘进工作面迎头上的采掘设备散热,绝大多数井下采掘工作面的温度都超标,一般都在35℃~45℃左右,井下采掘工人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即使不干活也高温难忍,干活时就更加难受,一般都坚持不了一个小时就得换地方或换人,工作效率很低,非常不利于井下采掘工人的身心健康,迫切需要降温措施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现在传统的技术是在距独头掘进工作面30~80米处,设置一台或多台制冷机产生冷气,靠冷气的自然扩散传到掘进工作面去对工作面进行制冷,结果是制冷机附近空气温度很低,一般在15℃~20℃,其掘进工作面的空气温度几乎不变,仍然是35℃~45℃左右,几乎得不到任何改善。其原因是制冷机产生出来的冷气,在向距离30~80米(制冷机距工作面太近时,爆破时会被崩坏,最短的安全距离为30米,随着巷道不断向前掘进,最长工作距离80米)远的掘进工作面扩散的途中,与周围高温的围岩之间产生热交换,冷气还没有到达工作面时温度就会急剧升高而失效,从而导致制冷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对工作面进行不断的制冷且制冷效果好的井下制冷通风机组,能够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下制冷通风机组,包括制冷机、水泵、通风机和软质风筒,制冷机上具有进水口、回水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制冷机的进水口上连接供水管,供水管上安装水泵,回水口上连接回水管,出风口连接通风机,软质风筒安装在通风机的排风口上。
工作原理及过程:
本机组中,制冷机采用井下水作为制冷介质,由水泵通过供水管、回水管供水并循环使用,通风机安装在制冷机的出风口上,制冷机产生的冷风通过通风机和软质风筒强力输送到距其30~80米远的掘进工作面迎头,清洗工作面并降温后的热风再沿着30~80米长的巷道返回制冷机的进风口,形成由制冷机出风口的通风机和软质风筒向前输送冷风,再由巷道回热风到制冷机进风口的循环,这样以来,只要制冷机工作,冷风就能源源不断、周而复始地输送到掘进工作面迎头上去,使其温度降到适合井下工人劳动的程度。
在地下矿井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逐步推进,为确保工作面的制冷效果,本井下制冷通风机组距工作面的最短距离为30米,因此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整个机组需要逐次向前跟进移动(每次向前移动30~50米)。为了便于整个机组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优选方案:所述的制冷机和通风机均安装在一可移动的支架上。
所述的供水管上安装过滤器,过滤器位于进水口与水泵之间。通过过滤器将供水管中的水进行过滤,防止水中杂质进入制冷机中,保证制冷机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过滤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拆下来清洗,用水清洗干净后再安装上重复使用。
所述的进风口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制冷机上,进风口上安装过滤网。由于从巷道中返回的热风中常常存在一些灰尘,通过在制冷机的进风口上安装过滤网,能够将热风中的粉尘过滤,防止灰尘进入制冷机中。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上会沾满灰尘,将进风口拆下来对过滤网进行清理即可,灰尘清除干净后再将进风口安装在制冷机上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井下制冷通风机组结构合理,制冷机采用井下水作为制冷介质,由水泵通过供水管、回水管供水并循环使用,并能形成由制冷机出风口的通风机和软质风筒向前输送冷风,再由巷道回热风到制冷机进风口的循环,从而不断的将冷风输送到掘进工作面迎头上去,使其温度降到适合井下工人劳动的程度,大大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通过支架能够使整个机组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逐次向前跟进移动,保证了工作面的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掘进工作面迎头;2、巷道;3、软质风筒;4、通风机;5、制冷机;6、进风口;7、回水口;8、回水管;9、水泵;10、供水管;11、过滤器;12、进水口;13、支架;14、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惠忠,未经张惠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4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