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式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3617.4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恒喆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1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抛光机,属于对表面涂漆的板材进行抛光着色处理的加工机械。
背景技术
地板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滚涂机涂油漆以后,由于设备等各种缺陷,地板表面油漆分布不均匀。每当滚涂工序过后,都要以人工的方式对涂油漆表面进行处理,以达到油漆分布均匀的目的。一种盘式抛光机就是安排在滚涂机之后,能自动对滚涂之后的板面进行处理,对板材表面以及凹槽和缝隙进行全面的涂抹从而达到优良的着色效果,从而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为企业创造了附加值。另外在各工厂的生产中,也有使用辊式抛光机对滚涂之后的板材进行处理的,但是由于辊式抛光机结构存在诸多缺陷,很多缝隙和凹槽都不能进行很好的处理,往往在抛光工序之后还要安排人工进行再处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了劳动力。研制一种盘式抛光机来弥补地板加工过程中滚涂后需要人工处理的缺陷,是一种既实用又经济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式抛光机,该抛光机应采用盘式结构,能够更有效的对表面涂漆板材进行处理,同时完善了毛刷着色机的不足,降低同等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设备数量,同时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从根本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式抛光机,它包括机架、盘式抛光装置和配电箱,它还包括毛刷着色装置,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输送主动辊和输送被动辊,两者通过输送带连接在一起,输送主动辊采用输送动力装置驱动输送带移动,在机架的中部设有三个盘式抛光装置,每个盘式抛光装置通过各自的第一调节机构调节工作位置,在机架的后部设有二个毛刷着色装置,毛刷着色装置通过各自的第二调节机构调节工作位置,在机架的内侧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靠尺和调整靠尺位置的靠尺气缸。
所述盘式抛光装置采用马达驱动抛光盘,马达固定在马达翻板上,马达翻板的一端与马达支撑架成铰链连接,固定在马达翻板上的翻转气缸支架的两端各铰链连接一个气动翻转气缸,气动翻转气缸的另一端与马达支撑架成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采用抛光升降套支撑马达支撑架,通过抛光升降手轮经抛光升降蜗杆和抛光升降蜗轮驱动马达支撑架升降。
所述毛刷着色装置设有吊挂在吊梁下方由两个毛刷辊轴承座支承的毛刷辊。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采用二个升降蜗轮箱通过升降导套和导向槽吊板驱动吊梁升降,在吊梁两端的上方各设有一个吊梁锁紧气缸;二个升降蜗轮箱的毛刷升降蜗杆采用蜗杆连接套连接在一起,用升降铝手轮驱动毛刷升降蜗杆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盘式抛光机设有输送主动辊和输送被动辊,两者通过输送带连接在一起,输送主动辊采用输送动力装置驱动输送带移动,在机架上设有三个盘式抛光装置和二个毛刷着色装置,并采用各自的调节机构调节工作位置,在机架的内侧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靠尺和调整靠尺位置的靠尺气缸。该抛光机取代了大多数地板生产过程中,在滚涂工序之后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对板材表面进行处理,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操作方便,机械结构设计合理,气动,电动,手动相互结合,提高了地板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当抛光盘上纱布条磨损至报废需更换时,只需人工按动抽拉阀,整个抛光盘会自动抬起,更换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盘式抛光机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A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放大图。
图中:1、机架,2、操作面板,3、靠尺,4、马达支撑架,5、马达翻板,6、翻转气缸支架,7、气动翻转气缸,8、马达,9、抛光盘,10、输送动力装置,11、输送被动辊,12、输送主动辊,13、输送带,14、靠尺气缸,15、毛刷升降蜗杆,16、蜗杆连接套,17、升降蜗轮箱,18、升降导套,19、导向槽吊板,20、升降滑套,21、吊梁锁紧气缸,22、吊梁,23、导向槽,24、毛刷辊轴承座,25、毛刷辊,26、升降铝手轮,27、方向阀,28、第一抽拉阀,29、旋转抛光升降手轮,30、抛光升降蜗轮杆,31、抛光升降蜗轮,32、抛光升降套,33、第二抽拉阀,34、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示出了一种盘式抛光机的结构。图中,一种盘式抛光机包括机架1、盘式抛光装置、配电箱34和毛刷着色装置。机架1两端分别设有输送主动辊12和输送被动辊11,两者通过输送带13连接在一起,输送主动辊12采用输送动力装置10驱动输送带13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恒喆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恒喆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3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