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键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3234.7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明;胡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明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1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键盘 结构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电脑的输入设备,键盘可分为104标准键盘、107标准键盘、笔记本式键盘以及无线键盘,其中,上述键盘普遍为剪刀脚结构键盘,其工作原理为:将按键排列成矩阵的形式,由硬件或软件随时对矩阵扫描,一旦某一按键被按下,键盘控制芯片的微处理器便根据其位置,将该按键的行列信息转换为位置码并送入主机或者直接在显示屏显示键名,再由键盘驱动程序查表,得到按键的ASCII码,最后送入内存中的键盘缓冲区供主机取出暂存的指令分析执行。
现有的剪刀脚结构键盘一般包括有键帽(即字键)、由X架构的支撑体、起升降作用的硅胶回弹体以及三片式线路组成的键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剪刀脚结构键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结构复杂且装配不方便;键帽表面的图文易被摩擦掉,使用效果差;键盘整体厚度较厚,难以满足电脑键盘日益轻薄的要求,按键与按键之间有间隙,容易脏污滞留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的键盘结构,该键盘结构能够实现方便快速装配,按键图文永久性耐磨,整体厚度较薄,整片无间隙的按键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脏污残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的键盘结构,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按键层、接触层、开关层、上印刷线路层以及下印刷线路层,按键层的正面设置有经UV转印而成的按键,按键层于按键的背面印制有可透光且用于标识按键名的图文,接触层设置有与按键位置对应的接触点,开关层设置有与接触点位置对应的金属弹片,上印刷线路层的上表面和下印刷线路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线路布线,上印刷线路层的线路布线设置有与金属弹片接触的第一接触区以及供金属弹片嵌入的通孔,下印刷线路层的线路布线设置有与第一接触区位置对应的第二接触区;上印刷线路层和下印刷线路层其中一个设置有接出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良的键盘结构,其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按键层、接触层、开关层、上印刷线路层以及下印刷线路层,按键层的正面设置有经UV转印而成的按键,按键层于按键的背面印制有可透光且用于标识按键名的图文,接触层设置有与按键位置对应的接触点,开关层设置有与接触点位置对应的金属弹片,上印刷线路层的上表面和下印刷线路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线路布线,上印刷线路层的线路布线设置有与金属弹片接触的第一接触区以及供金属弹片嵌入的通孔,下印刷线路层的线路布线设置有与第一接触区位置对应的第二接触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主体由以上部分依次叠装而成,装配方便快速;按键层的正面采用UV转印工艺做出整片状无间隙的按键,防尘防水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脏污残留,标识按键名的图文位于按键的背面,图文永久耐磨;开关层采用金属弹片、其行程短、力度低、寿命长,通孔能够增加金属弹片的行程进而增强手感。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方便快速、超薄且适用性强、按键不易磨损且防尘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按键层 11——按键
12——图文 2——接触层
21——接触点 3——开关层
31——金属弹片 4——上印刷线路层
41——第一接触区 42——通孔
5——下印刷线路层 51——第二接触区
6——接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明,未经张庆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3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箱鼠标
- 下一篇:双相变化循环式水冷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