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接地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547.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钦普;王波;刘涛;宋忠凯;王力;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6 | 分类号: | B60R16/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接地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安全接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各国政府纷纷调整本国的能源策略,加之汽车尾气排放造成了城市空气的严重污染,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国内外正在兴起一场新能源客车的研究开发热潮。
和常规燃油客车相比,新能源客车最大的特点就是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均具有300V以上的高压,而且配有多个控制器,车身所携带的静电足以影响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避免此类电磁干扰现象的出现,众生产厂商一贯的做法就是增加静电带,但是其导电作用不是很明显,而且需要始终垂到地面磨损严重造成过早更换;或者是在设计乘客门时把转轴打通,然后在底端套丝装上摆臂和拖地链,这必然增加设计和施工的工作量。在无轨电车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消除跨步电压,安全接地措施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开发一种一体化的安全接地保护装置,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并减少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适合新能源客车使用的安全接地保护装置。本装置可以实现在停车时灵活、可靠地实现整车接地;当车辆行驶时,本装置可以迅速地收起,减少行车过程中接地链的磨损。而且本装置的所有组件都固定在一块底板上,实现了产品的高度集成,可以在整车上快速拆装,满足批量化生产要求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接地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双通道执行气缸、连杆机构、接地链和搭铁线。双通道执行气缸、连杆机构、接地链和搭铁线都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可以装在整车底盘上。所述双通道执行气缸设有第一压缩气体接口和第二压缩气体接口,双通道执行气缸与连杆机构连接,搭铁线的一端接在车架上并保证可靠连接,另一端与接地链的一端连接,接地链的另一端与连杆机构的末端连接。
所述搭铁线可以是两端带线鼻子的35平方的编织线。
所述搭铁线可以通过固定点与接地链连接。
压缩气体和乘客门的门泵实现联动,当开门时,压缩气体在通过门泵电磁阀控制乘客门开启的同时,经过第一压缩气体接口进入双通道执行气缸并驱动连杆机构,使连杆机构的末端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缩短,接地链相应就会变长而自然下垂,直到垂到地面上。此时,整车上所带静电或由于高压绝缘故障而导致的高压漏电,都通过搭铁线传导到接地链上,最终传导到大地上,尤其是在无轨电车上可以完全避免由于跨步电压的存在导致的人身伤害。
当关门时,压缩气体在通过门泵电磁阀,控制乘客门关闭的同时,经过第二压缩气体接口驱动双通道执行气缸,使连杆机构的末端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伸长,接地链相应就会被拉直而离开地面,防止在行车过程中接地链的刮擦,提高了驾乘舒适性和接地链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在停车时灵活、可靠地实现整车接地;当车辆行驶时,本装置可以迅速地收起,减少行车过程中接地链的磨损。而且本装置的所有组件都固定在一块底板上,实现了产品的高度集成,可以在整车上快速拆装,满足批量化生产要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固定底板;2、搭铁线;3、链条固定点;4、双通道执行气缸;5、第一压缩气体接口;6、第二压缩气体接口;7、连杆机构;8、接地链;9、连杆机构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安全接地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双通道执行气缸4、连杆机构7、接地链8和搭铁线2。双通道执行气缸4、连杆机构7、接地链8和搭铁线2都固定在固定底板1上,所述固定底板1装在整车底盘上。所述双通道执行气缸4设有第一压缩气体接口5和第二压缩气体接口6,双通道执行气缸4与连杆机构7连接,搭铁线2的一端接在车架上并保证可靠连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点3与接地链8的一端连接,接地链8的另一端与连杆机构末端9连接;所述搭铁线2是两端带线鼻子的35平方的编织线。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缓撞装置及基于此装置的系统
- 下一篇:车用分体式地板检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