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82484.9 申请日: 2012-12-12
公开(公告)号: CN202950477U 公开(公告)日: 2013-05-29
发明(设计)人: 姚瑞平;马银隆;马军政 申请(专利权)人: 姚瑞平
主分类号: A47G23/00 分类号: A47G23/00
代理公司: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张彬
地址: 4675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功夫茶 底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沏茶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

背景技术

茶有健身、治疗之药物功效,又富欣赏趣味,可陶冶情操。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纵观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史前时期到现代,从中国大陆本土到韩国、日本以及欧美,茶文化遍布世界各地。品茶,苦涩,品出得是独善其身之淡雅,清香,承载的是兼济天下之情怀,各类茶叶的特点不同,重香、重味、重形,或重点,泡茶就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发挥茶的特性,各种名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色、香、味、形各有千秋,细细品味却是一种艺术享受。要真正品出各种茶的味道来,就要遵循茶艺的程序,净具、置茶、冲泡、敬茶、赏茶、续水这些步骤都是不可少的,特别是茶具,作为观赏性与实用性一体的用具,直接影响茶水品味的质量,而陶瓷茶具作为典雅静谧的臻品容器,达到了泥火交融的禅茶一味。

在冲泡茶的过程中,茶的品味不仅与茶叶的品质有关,而且与茶具也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功夫茶,茶漏及其配套的茶漏底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的茶在撬茶或压制等过程中,都很难避免出现细碎现象,而一般的盖碗或紫砂壶的出水缝隙又不足以阻拦这些碎茶或杂质,既影响美感又影响品饮。传统的不锈钢茶漏和茶漏底座有不锈钢材质、动植物材质和陶质等,不锈钢材质使用时间长了较难避免生锈,且金属味可能会对茶的品味有轻微影响,同时,网孔不够细,通常在茶汤底部仍可发现小颗粒的情况。虽然不锈钢材质可以防止摔坏,但长时间使用极易堆积茶垢和出现铁锈斑疤,不便于清洗和卫生;动植物材质如海螺、贝壳和竹子等,成本较高,容易产生异味、不耐用、容易堆积茶垢;陶质具有吸附性,容易吸附茶味,不同的茶品之间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茶漏底座极易堆积茶垢、易产生异味而造成茶水的品味差和不便于清洗和卫生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主要是由均为陶瓷材质的底座本体和隔板组成的一体结构,底座本体为上宽下窄的无底中空结构,隔板水平设置在底座本体内且将底座本体分为上座体和下座体两部分,上座体的上端边缘上设有缺口,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隔板上设有5-7个通孔。

所述下座体的圆周面上设有通孔。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下座体的圆周面上均布设有三个通孔。

所述下座体的底部设有三个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上设有5-7个通孔,优选的,隔板上设有7个通孔,隔板上中心通孔的中轴线与杯座本体中轴线重合,其余通孔均布在隔板上中心通孔的圆周方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既可以在冲泡茶时放置茶漏,也可以在滤网过滤过茶水后,将滤网放置在茶漏底座上,由于茶漏底座的隔板上设有通孔,滤网中残余的茶水就会顺着隔板上的通孔流入茶盘中,防止茶叶与剩余的水浸泡在一起而引起的茶叶品质下降;下座体圆周面上设置的通孔,可以形成空气对流,防止因茶漏底座密闭、不散热而引起滤网中茶叶异味等问题;该茶漏底座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在其上放置公道杯、茶漏等茶具时,稳固可靠;当茶漏底座和茶漏一起配合作为过滤茶水的茶具使用时,缺口的设置可以防止在过滤茶水时产生气泡、流通不畅,甚至茶水外溢等问题;该茶漏底座为陶瓷材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型色大气温润、华美沉静,不易堆积茶垢和异味,提高了茶水的品味效果,便于清洗和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本体,1-1、上座体,1-2、下座体,2、通孔,3、隔板,4、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主要是由均为陶瓷材质的底座本体1和隔板3组成的一体结构,底座本体1为上宽下窄的无底中空结构,隔板3水平设置在底座本体1内且将底座本体1分为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两部分,上座体1-1的上端边缘上设有缺口,所述隔板3上设有5-7个通孔2,隔板3上可以设置5、6或7个通孔,下座体1-2的圆周面上也设有通孔2,在下座体1-2的底面上还设有三个支座4,便于残余的茶水流出。

泡茶工序在使用滤网过滤完茶汤后,将滤网放置在茶漏底座上,滤网中残余的茶水就会顺着隔板上的通孔流入茶盘中,防止因剩下的积水使茶叶中的单宁酸溶解而造成茶味变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瑞平,未经姚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4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