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双头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223.7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辉;陈玉才;陈强;邓振;韦晓鹏;黄亮;陈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科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2 | 分类号: | B23B39/02;B23B47/20;B23B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镗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用于专用的排气管镗孔、车管口的加工设备的数控双头镗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铣削镗孔工序中走刀进给都是统一的速度,要想切换走刀的速度需要人手动切换调节,人工劳动强度大,加工一件零件需要很长时间。在加工排气管产品时,遇到更换零件或调节速度经常出现空走刀现象。导致加工排气管铣削镗孔工序效率很低,并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特别是中间排气管需要对两个管口进行加工,一般工厂在加工排气管的管口及内孔时,都采用车孔的加工办法,该办法最大的问题是震动太大,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效率低。特别是排气管一般太长,需要做的工装大,因此在用车床加工管口时,离心力太大,加工的精度受到影响不能满足要求。两头加工需要拆装产品较多。如果用立车,效率更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双头镗床。
所述数控双头镗床包括:机座;导轨,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机座上;主转动轴,刀具安装在所述主转动轴上;进刀伺服电机,与所述主转动轴连接推动所述主转动轴进退;主轴转动电机,与主转动轴连接控制所述主转动轴转动;变速箱,与所述进刀伺服电机连接将不同速度的转速分级传输;数控系统。
优选的,所述数控双头镗床还包括进给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使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双头镗床能够对排气管的两端同时镗孔,实现了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数控双头镗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能够据以实施。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数控双头镗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数控双头镗床包括机座3;导轨1,导轨安装在机座上,用于安装加工零件的工装夹具及待镗孔的零件;主转动轴2,密铣刀盘安装在主转动轴上;进刀伺服电机5安装在进给电机安装机架4上,与主转动轴连接推动主转动轴进退;主轴转动电机6,与主转动轴连接,用于控制主转动轴转动;变速箱7,与进刀伺服电机连接将不同速度的转速分级传输;数控系统8,用于控制整个数控双头镗床的操作。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双头镗床还包括进给伺服电机(未示出),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用于推动零件的进退,实现自动进给镗孔。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双头镗床的操作过程如下:在加工排气管前,检查镗刀的直径和零件加工的直径尺寸相符。将加工程序设定好,机座安装在同一平面上,两个刀头的中心保证同一高度和同一直线上固定两头机座。将待加工的排气管或需要镗孔的零件安装在导轨上,零件加工的中心和镗床主轴中心一致,把排气管固定在夹具上。启动数控双头镗床,程序自动开动主轴转动电机,让主转动轴旋转;开动进刀伺服电机带动主动往前面移动来加工外圆或内圆,伺服系统可以将左边定义为X轴前进;右边定义为Y轴前进。加工结束后,进给电机带动主轴恢复零位。使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双头镗床能够对排气管的两端同时镗孔,实现了自动化。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科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玉林市科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