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814.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4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 |
主分类号: | B07B9/02 | 分类号: | B07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环保 垃圾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垃圾的种类有很多种,现存垃圾分离、分选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难题:1.系统无可调控特性,对垃圾组份的变化不能做出相应分选功能调整。垃圾组份属无规律性废物、特别是随季节变化组份差异较大,单一无法调控的系统,无法实现全年垃圾的有效分选;2.不同种类垃圾分选效果不佳,还需配置大量生产沿线人力进行人工分选,给生产效率及不同种类垃圾的后续分类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难度;3.现有系统多为开放式系统,垃圾伴生气体外溢严重,严重污染生产环境和厂区周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够有效地的将垃圾分类、分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包括垃圾传送带、设在垃圾传送带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第二级分选器、第二直管段、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中质垃圾收集器和旋风分离器以及除尘器,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的出料口分别连通有第一直管段和第一级分选器,第一直管段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一下料管和第一封气器,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第二直管段与旋风分离器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与中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二下料管和第二封气器,旋风分离器底部依次连通有第三封气器和轻质垃圾收集器,旋风分离器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相连通,除尘器通过回气管与可调式鼓风机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之间依次连通有第三下料管和第四封气器,第三下料管与可调试鼓风机通过直管段相连通。
为了能够使生活垃圾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所述的单向开度送料槽为上宽下窄型敞口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采用此种设计的分选装置,能够通过高速气流对垃圾物质进行冲击,实现垃圾粘性组份的有效分离,各分选器配合适当的气流速度,可实现不同密度垃圾组份的高效分离和回收,同时设备属封闭系统,能有效防止污染性垃圾气体外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传送带,2.单向开度送料槽,3.第二级分选器,4.第二直管段,5.可调式鼓风机,6.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7.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8.中质垃圾收集器,9.旋风分离器,10.除尘器,11.第一直管段,12.第一级分选器,13.第一下料管,14.第一封气器,15.第二下料管,16.第二封气器,17.第三封气器,18.轻质垃圾收集器,19.第三下料管,20.第四封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可控环保型垃圾分选装置,包括垃圾传送带1、设在垃圾传送带1下方的单向开度送料槽2、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用于提供气流的可调式鼓风机5、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中质垃圾收集器8和旋风分离器9以及除尘器10,单向开度送料槽2为上宽下窄型敞口容器,单向开度送料槽2的出料口分别与第一直管段11和第一级分选器12相连通,第一直管段11依次通过第一下料管13和第一封气器14与第一重质垃圾收集器6相连通,第一直管段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级分选器3、第二直管段4与旋风分离器9侧壁相连通,第二直管段4依次通过第二下料管15和第二封气器16与中质垃圾收集器8相连通,在旋风分离器9底部依次与第三封气器17和轻质垃圾收集器18相连通,在旋风分离器9顶部通过回气管与除尘器10相连通,除尘器10通过回气管与可调式鼓风机5相连通,第一级分选器12依次通过第三下料管19和第四封气器20与第二重质垃圾收集器7相连通,第三下料管19与可调试鼓风机5通过直管段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未经马剑龙;汪建文;吕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尼泊司他汀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滚动直线导轨额定动载荷及寿命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