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外科深部手术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719.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岭;刘迎娟;王智;刘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兆岭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5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外科 手术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深部缝合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常见手术用缝合针,由前端的针尖及后部的针体组成;针尖与针体为一整体;针尖为三棱锥状针尖:针体为前细后粗的弧形秆,针体后端带有针孔。针尖锐利,、组织便于穿透软组织,缝合皮肤、组织,针孔用于穿缝合线。
现有技术中的手术缝合针夹持器,大部分是钳式夹持器,形体大而笨,遇到位置深,切口小,器械操作活动范围小,持针、缝合操作都非常困难。例如,在颅底外科及其他神经外科手术部位较深不易暴露时,手术缝合用传统的缝合针和夹持器会十分困难,手术缝合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而研究开发的一种神经外科深部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研究一种神经外科深部手术缝合针,包括缝合针和持针机构,其特征是:
所述的缝合针由一组多根不同弧度,不同长度和不同外径的缝合针构成,
所述的缝合针通体中空,由针尖,弧形部和针杆部构成一整体,针尖端部设置缝线穿出侧孔;
所述的持针机构通体管状,外周为握持手柄,一端为缝线穿入口,另一端为缝合针针柄部插接口;插接口端径向开孔,设置固定螺丝。
上述的神经外科深部手术缝合针,其特征所述缝合针尖部的缝线穿出侧孔位于距针尖2~3mm处。
上述的神经外科深部手术缝合针,其特征是所述持针机构内孔为光洁的喇叭形,缝合针针柄部插接口为小径端,内径逐渐扩大延伸,至握持手柄的缝线穿入口为大径端。
上的神经外科深部手术缝合针,其特征是所述持针机构的握持手柄处设置防滑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合理,且简化了持针器的结构,将缝合针与持针机构巧妙地组成一体,适用于各种位置深,切口小,器械操作活动范围小,持针、缝合操作都非常困难的场合。
2.本缝合针由一组多根不同弧度,不同长度和不同外径的缝合针构成;缝合针和持针机构组合后同为腔内走线,适用范围广,对深部、狭窄处缝合方便,快捷、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体弧形部;2针杆部;3握持手柄;4缝合针针柄部插接口的固定螺丝;5针尖端部设置缝线穿出侧孔;6医用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需部件均为现有医用材料通过常规机加工可以容易制作的。
使用举例
1、装配
可以按需将一组多根不同弧度,不同长度和不同外径的缝合针,与一根持针机构分别组合;或多根不同弧度,不同长度和不同外径的缝合针,与多根持针机构分别组合,穿好医用缝合线,消毒备用;
2、在神经外科的各类手术中,不管手术入路方式多么不同和手术多么复杂,都有可能发生组织损伤需缝合修复、血管断裂和损伤出血需吻合和(或)缝合止血、硬脑膜缝合、手术视野暴露需缝合(如颅底外科手术中的经口入路手术中,为了使软腭后部能很好地暴露,即于切口前先用一粗线贯穿软腭缝合一针,将两个线头经鼻孔引出然后用血管钳等将软腭向外牵,使软腭后部能很好地暴露)等,当上述情况发生在颅底外科及其他神经外科手术部位较深不易暴露时,手术需缝合时用传统的缝合针和夹持器会十分困难,手术缝合难度很大。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效果满意达到预期的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兆岭,未经王兆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