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肝内通连肝小叶的血液循环教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254.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2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程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连 小叶 血液循环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医学教学实验用具。
背景技术:
在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会讲到肝脏的血液循环,属于大体肉眼可见,通过模型直观教学可以加强理解。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肝小叶是肝脏功能的重要结构名称,通常以模式图形式教学讲解,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脱节,因此造成在后续课程如病理学的学习中,对肝脏损伤的机理不易理解。如肝脏在中毒和瘀血情况下所发生的病理变化,从整体空间概念上往往出知识混乱。因此有效的加强形象教学,提高空间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往的模型侧重于大体解剖学,在大体和微细结构之间联系较少,通过教学模型加强解剖与组织学之间的联系,更好的用模型解释人体结构的宏观与微观世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使用模型,首先外观上用有机玻璃构成一个中空的肝脏模型,内部构架血管(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的分支走形,分别按常规用红、蓝、绿色表示,在段以下的分支连接肝小叶模型,肝小叶的中央静脉汇合成小叶下静脉,小叶下静脉在肝门部汇集为肝静脉,肝静脉以右、中、左三支注入下腔静脉。循环特点是门静脉、肝动脉与肝小叶内循环连接。小叶下静脉与肝静脉相沟通,并显示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上述从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肝小叶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有完整的循环通路,所述及名词在模型中均可见。给学生完整的立体概念和相关知识,打通肝内宏观和微观血液循环通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肝脏外形及肝动脉、门静脉分支(含胆管)模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肝小叶血液循环模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肝小叶下静脉与肝静脉、肝静脉与下腔静脉循环模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肝内血液循环通路整体结构模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肝小叶门管区(含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2.肝小叶 3.中央静脉
4.肝血窦 5.小叶下静脉 6.肝静脉(左、中、右) 7.下腔静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肝内通连肝小叶的血液循环教学模型。
使用时只需展示模型,在模型内沿着肝动脉、门静脉及其分支→肝小叶血窦→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左、中、右三支)→下腔静脉的完整的循环通路讲解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的教学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背诵遮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