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0980.0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杰;程强;关惠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豪科技(深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封 挂锁 功能 中置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置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中置柜的安全性,目前的中置柜一般会安装有挂锁和铅封。安装挂锁需要在中置柜的侧板上安装带有挂锁孔的锁芯,同时在中置柜的门板上固定有与锁芯配套的锁套。安装铅封时需要在中置柜上另外开设与铅封对应的铅封孔。显然,目前在中置柜上安装挂锁和铅封,需要分开实施,导致整个中置柜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安装挂锁和铅封需分开实施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
一种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包括门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固定有锁芯,所述门板固定有与所述锁芯配套的锁套,所述锁套开设有第一铅封孔,所述锁芯开设有第二铅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铅封孔与所述第一铅封孔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的一端为椎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铅封孔的直径为3.5~4.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铅封孔的直径为5.5~6.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还开设有挂锁孔,所述挂锁孔的直径为7.5~8.5毫米。
上述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在原有锁套和锁芯上分别增开第一铅封孔以及第二铅封孔,将铅封与挂锁整合到一起,只需要一个锁芯与配套的锁套即可同时实现安装挂锁与铅封,无需在中置柜上另外开设铅封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中置柜上挂锁与铅封的正面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中置柜上挂锁与铅封的侧面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在中置柜上安装挂锁和铅封需要分开实施的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进行具体的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包括侧板100、门板200、锁芯300以及锁套400。
锁芯300的一端为椎体结构310,椎体结构310的设计便于将锁芯300固定安装于侧板100。锁芯300的另一端依次开设有挂锁孔320和第二铅封孔330。
锁套400固定安装在门板200上。锁套400上开设有第一铅封孔410。锁套400与锁芯300配套,当门板200处于关闭状态时,锁芯300与锁套400套合,并且第二铅封孔330与第一铅封孔410重合。
第一铅封孔410的直径为3.5~4.5毫米。第二铅封孔330的直径为5.5~6.5毫米。挂锁孔320的直径为7.5~8.5毫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铅封孔410、第二铅封孔330以及挂锁孔320的直径分别为4毫米、6毫米和8毫米。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实施方式中铅封和挂锁的安装过程。
当门板200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第一铅封孔410和第二铅封孔330,用铅封500把门板200封好。通过挂锁孔320,用挂锁600把门板200锁好。
一旦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安装好铅封500和挂锁600之后,想打开门板200,必须用相应的钥匙打开挂锁600,并且破坏铅封500才能实现。
上述带铅封挂锁功能的中置柜,在原有锁套和锁芯上分别增开第一铅封孔410以及第二铅封孔330,将铅封500与挂锁600整合到一起,只需要一个锁芯与配套的锁套即可同时实现安装挂锁与铅封,无需在中置柜上另外开设铅封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豪科技(深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豪科技(深圳)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