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0620.0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孔连接器,尤其是具有改进的固定结构的双联插孔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插孔连接器,一般系由几个共同组装在基座上而构成一个插孔连接器组合,该种插孔连接器组合系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以达成与电路板上其他系统的连接。
但是,现有的这种插孔连接器组合中由于使用现有的插孔连接器简单的与基座组合,插孔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均裸露在外,不仅易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造成图像信号不清、杂音、信号衰减的问题,相邻的导电端子之间还会出现信号串扰的问题。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封闭式的双联插孔连接器,该双联插孔连接器可以对导电端子屏蔽保护。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联插孔连接器,包括基座壳体、安装于基座壳体上的至少两个对接壳体以及对应对接壳体设置的导电端子;所述基座壳体包括前壁、与前壁对应的后壁、上壁、以及两个侧壁,所述前壁、后壁、上壁及两个侧壁围成收容腔;所述前壁上设有用以收容并固定两个对接壳体的收容孔;所述对接壳体设有插设于基座壳体内的插入部,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用以将侧壁与插入部点铆的铆接孔。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通过设置前壁、后壁、上壁及两个侧壁围成收容腔,使导电端子的四周均封闭起来,屏蔽导电端子使导电端子免于外界的干扰,并由于对接壳体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故采用侧壁上开设铆接孔的方式使对接壳体与基座壳体铆接固定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双联插孔连接器100,包括基座壳体20、安装于基座壳体20上的至少两个对接壳体30以及对应对接壳体30设置的导电端子40。所述基座壳体20包括前壁21、与前壁21对应的后壁22、上壁23、下壁27、以及两个侧壁24,所述前壁21、后壁22、上壁23及两个侧壁24围成收容腔25。所述前壁21上设有用以收容并固定两个对接壳体30的收容孔31。
所述收容腔25中设有L形分隔壁26将收容腔25分隔成第一通道251和第二通道252,所述两个通道分别连通两个对接壳体30并且收容每个对接壳体30对应的导电端子40。这样所述两个导电端子40分别位于第一通道251及第二通道252中且第一通道251及第二通道252的四周均封闭起来,不仅屏蔽导电端子40使导电端子40免于外界的干扰,并且第一通道251及第二通道252之间设有L形分隔壁26能够将两导电端子40之间屏蔽保护防止两导电端子40之间的内部信号串扰。并且由于所述基座壳体20设置收容并固定两个对接壳体30的收容孔31,所述对接壳体30设有插设于基座壳体20内的插入部32,所述两侧的侧壁24上开设有用以将侧壁24与插入部30点铆的铆接孔35。所述基座壳体20为矩形且为金属壳体,能够更好的进行电磁屏蔽。所述两个对接壳体30上下设置,所述两个通道(第一通道251、第二通道252)均为L形,所述导电端子40为L形,且导电端子40自对应的对接壳体30延伸入第一通道251、第二通道252内并自基座壳体20的下壁设置的开口延伸出。
组装时,将两个对接壳体30的插入部32插入收容孔31中,其中一个对接壳体30的插入部32与上壁23接触,另一个对接壳体的插入部与下壁27接触。自上壁23向内插入铆钉33将上壁23与接触上壁23的对接壳体铆接;自下壁27向内插入铆钉34将下壁27与接触下壁27的对接壳体铆接;自所述侧壁24的铆接孔35打入铆钉将两个对接壳体30的插入部与侧壁24铆接。由于对接壳体30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故采用上述的组装方法在侧壁24上开设铆接孔的方式使对接壳体30与基座壳体20铆接固定,使整个产品的结构更加牢固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未经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