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选矿分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0532.0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翊从;刘小燕;黄英明;曾春红;钱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 |
主分类号: | B03B5/48 | 分类号: | B03B5/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8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矿 分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矿用的分级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选矿技术领域内使用的水力分级机,脱泥斗、滚缩斗等多种设备的排矿主要控制形式为机械式,手动式、水压式和电子传感器等几种,机械式通过减速机构每转一周,凸轮将阀门连杆抬起一次连续的或周期性的开启排矿,对给入分级机内的矿浆波动不适应,手动阀门靠人工开启,也不适应矿浆波动,难以控制排矿浓度,水压式靠集体内矿浆量变化引起的水压变化来开启阀门,其灵敏度较差,实际应用中也不方便使用。
现有的选矿分级机的起重装置中的轴承座都是安装在主轴的端部,同时位于选矿液面以下,直接与矿石、沙石接触,这就照成了轴承座与矿石等的直接摩擦、碰撞、腐蚀,使轴承座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正常情况下一个轴承座的使用寿命仅能达到2-10个月,需要频繁更换,费用高,易照成停车,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矿分级机,该选矿分级机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寿命长,生成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选矿分级机,包括主轴、壳体、轴承座、电机、减速机、起重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起重装置设置于主轴的中段,且位于选矿液面以上,在主轴上设有支撑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包括起重杆和起重板,主轴穿过壳体内的轴承座,轴承座上固定有起重板,起重板上端固定有起重杆,轴承座的壳体外侧设有起重支架,起重支架上固定有与起重杆连接的减速机、电机;
所述壳体包括给矿入口和排矿口,所述壳体内设置一个排矿控制阀,并作用于排矿口上,所述排矿控制阀包括一个中空体的浮子,所述浮子固定设置在控制阀的阀杆一端,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有重力装置,控制阀的阀杆垂直安装在壳体内,利用浮子带动阀体升降自动排矿。
其中,所述轴承座部位的壳体内侧设有定位滑到,起重板可在定位滑到内上下活动。
其中,所述浮子为空心球、圆锥或圆柱形。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中,将起重装置设置于主轴的中部且位于选矿液面以上,这样使起重装置内的轴承座不与矿石、水等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了更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主轴上设置有支撑装置,起重装置中的轴承座上固定有起重板,起重板上端固定有起重杆,轴承座部位的壳体外设有起重支架,起重支架上固定有与起重杆连接的电机,该技术方案中,改变了选矿机中起重杆与轴承直接连接的方法,从而使结构更加合理,实现了矿石自动分级的功能,此外,通过排矿口的排矿控制阀自动控制排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选矿分级机的起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选矿分级机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选矿分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选矿分级机的排矿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壳体1 浮子2 阀杆3 重力装置4 起重支架5 轴承座6主轴7 定位滑道8 起重板9 起重杆10 起重装置11 电机12阀头13 支撑装置14 减速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矿石分级机,包括主轴7、壳体1、轴承座6、电机12、减速机15、起重装置11和支撑装置14;所述起重装置11设置于主轴7的中部,且位于选矿液面以上,在主轴7上间隔设有支撑装置14;所述起重装置11包括起重杆10和起重板9,主轴7穿过壳体1内的轴承座6,轴承座6上固定有起重板9,起重板9上端固定有起重杆10,轴承座6部位的壳体1外侧设有起重支架5,起重支架5上固定有与起重杆10连接的减速机15、电机12。在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座6的壳体1内侧设有定位滑道8,起重板9可在定位滑道8内上下活动。
所述矿石分级机在工作时,通过外部动力带动主轴7旋转,主轴7将动力传递给支撑装置14,支撑装置14将矿石等逐渐抬升提高,进行选矿,当需要抬起主轴7时,通过电机12提供动力,通过减速机15拉动起重杆10,使起重板9带动轴承座6和主轴7提升,滑到保证了轴承座6的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未经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