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9827.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强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6;F04F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1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喷管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属于无叶风扇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为200810177843.3的和申请号为200810177844.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风扇,由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环形排气口组成,环形排气口内设有接收来自基座内的气流的内部通道和排气口,风扇外部的空气被排气口喷射出来的气流抽吸,使吹向使用者的气流增大。该设计的优点是没有裸露的叶片,解决了叶片难以清洗及带有安全隐患的不足,并降低了噪声,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排气口喷射出来的速度均匀的气流,很好地利用柯恩达效应改变了排气口出风的流向,并带动风扇外部的空气向使用者流动,为保证出风量,就得加大吸气风机的功率,提高吸气风机的转速。
通常,无叶风扇采用环状喷口的设计,环状喷口的角度固定,并且通常只有一道环状喷口,不足是气流通道中部的气流量较弱。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加强风压,能够卷吸更多空气并且气流通道中部的气流相对较强的无叶风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加强风压,能够卷吸更多空气并且气流通道中部的气流相对较强的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主要由环形气流喷射装置1、基座2和气流增压装置3组成;气流喷射装置1位于基座2上方,其中部限定一个气流通道;气流喷射装置包括集气仓11、气道12、外侧壁13、内侧壁14;集气仓11位于底部,与位于基座2内的气流增压装置3的出气口连通;基座2外壁设有进气孔,气道12是位于气流喷射装置1内部的一个环形中空通道,由外侧壁13和内侧壁14对接限定,在气流喷射装置1的内侧壁14上间隔设置第一喷管16和第二喷管17,相邻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之间设有隔离块15;所述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在内侧壁上呈环状排列;第一喷管16吹出的气流与第二喷管吹出的气流之间形成5-45度的夹角。
所述的第一喷管16从气道12内向气流通道的出气端倾斜,一部分气流沿内侧壁14壁面流向气流通道的出气端。
所述的第一喷管16喷出的气流与水平面呈0-30度的夹角,所述的第二喷管17喷出的气流与水平面呈15到60度的夹角;所述的第二喷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比第一喷管16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45度。
所述的第一喷管16和第二喷管17的内壁呈弧形。
所述的第二喷管17在内侧壁14展开的平面上的投影与内侧壁的进气端面形成5到85度的夹角。
在所述的第一喷管16位于气道12内部的边缘设有导流装置。
在所述的第二喷管17位于气道12内部的边缘设有导流装置。
有益效果:
1、气流喷射装置的内侧壁上间隔设置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相邻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之间设有隔离块,由于出风的面积减小了,在其它功能参数一致的前提下,风压相应增大了,在气流通道的进气端形成更大的负压,能够卷吸更多的空气进入气流通道。
2、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喷出的气流形成两圈角度不同的气流,能够增加气流通道中部的气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主要由环形气流喷射装置1、基座2和气流增压装置3组成。气流喷射装置1位于基座2上方,其中部限定一个气流通道;气流喷射装置包括集气仓11、气道12、外侧壁13、内侧壁14;集气仓11位于底部,与位于基座2内的气流增压装置3的出气口连通;基座2外壁设有进气孔,气道12是位于气流喷射装置1内部的一个环形中空通道,由外侧壁13和内侧壁14对接限定。气流增压装置工作时,将外界的空气从设在基座外壁上的进气孔吸入,经增压后吹进气道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强,未经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