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起重机大车上电缆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9687.2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霞;赵雁俊;马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F16L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起重机 车上 电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普遍使用的防爆起重机,大车导电方式均采用软缆引入导电,具体为:工字钢+软电缆+金属电缆滑车方式,也就是在车间沿大车运行方向设置一排电缆滑车专用轨道,软电缆悬挂在电缆滑车下方,通过防爆起重机大车的运行,从而牵引电缆滑车在工字钢轨道上来回移动,电缆通过这种方式将电源导入至防爆起重机上。一般情况下,电缆3m~5m必须配用一个电缆滑车,以减轻电缆重量对滑车的承重,另外避免电缆下垂太多对车间其他物件发生干涉。采用此种导电方式会出现以下问题:当大车往车间其中一端头处运行时,电缆滑车会随着大车的移动而沿滑车轨道次序排列在一起,导致大车无法到达车间的部分区域,这样会导致此区域内的物件无法吊运,这样势必会减小工作区域,当车间行程越长,出现的工作盲区就会越严重。采用此种导电方式,软电缆的长度必须大于车间行程且需留一定的裕量,且车间行程越长,滑车就越多,电缆也就越长,依靠大车牵引就越困难,且电缆反复弯曲及牵引,很容易损伤并提前报废。并且采用此种导电方式,当其中任一滑车出现机械故障,就会出现卡轨现象,导致大车无法导电,滑车数量越多,此种现象也就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专门驱动的防爆起重机大车上电缆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起重机大车上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首尾相铰接的骨节,骨节具有前部出口和后部出口,在骨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用于铰接相邻的骨节。
所述骨节的尺寸为6mm、10mm、16mm、20mm或者30mm。
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内置在固定装置中不必下垂,同时不需专门的驱动装置,固定装置随着起重机大车的运行而往复运动,节省空间,增加大车运行距离,不存在工作盲区。采用此种方式导电,可以采用中间供电方式,电缆只需大车行程的一半,节约成本,且电缆内置固定装置中,不受外力拖曳,可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固定装置的每一节都可打开,故安装和维护很方便,固定装置在运行中的噪音低、耐磨、可高速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爆起重机大车上电缆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首尾相铰接的骨节1,骨节具有前部出口和后部出口,在骨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2,用于铰接相邻的骨节。各个骨节相互铰接形成一个拖链,电缆就穿过拖链进行固定,骨节的尺寸为6mm、10mm、16mm、20mm或者30mm。较小尺寸的骨节弯曲度较好,但是安装时不很方便。较大尺寸的骨节弯曲度稍差些,但是减少了安装的工作量。这样电缆内置在固定装置中不必下垂,同时不需专门的驱动装置,固定装置随着起重机大车的运行而往复运动,节省空间,增加大车运行距离,不存在工作盲区。并且采用此种方式导电,可以采用中间供电方式,电缆只需大车行程的一半,节约成本,且电缆内置固定装置中,不受外力拖曳,可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固定装置的每一节都可打开,故安装和维护很方便,固定装置在运行中的噪音低、耐磨、可高速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