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卸压集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9569.1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1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创勋;高申杰;王友义;武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田云红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刚石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卸压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六面顶压机液压系统中卸压方式主要由(如图1所示)高压接头1,二位二通阀2,高压接头3,高压接头4和背压阀5组成。该卸压方式主要为电磁换向阀控制二位二通阀2的A口和B口来实现换向,当A口进油时,二位二通阀阀芯右移,C口系统高压油经过二位二通阀,高压接头3,高压接头4,背压阀5经D口流回油箱;当二位二通阀2的B口进油时,二位二通阀阀芯21左移,处在如图所示位置,此时,C口系统高压油与背压阀5处于断开状态,高压油被密封在系统中;电磁换向阀通过频繁的通电断电,二位二通阀阀芯21频繁的左右移动,实现油液一点点的溢出,使压力逐渐下降。该卸压方式为阶梯型卸压,卸压不平稳,容易使设备出事故。该装置为阀件通过管接头连接,而且每个阀件均通过高压油,这样连接接头较多,容易产生漏油等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卸压平稳的多级卸压集成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卸压集成装置,包括一次卸压电磁阀、二次卸压电磁阀和集成阀块;集成阀块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别与两个电磁阀连接的阀体,阀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阀芯的空腔,阀芯两端通过螺帽密封;阀体上设有进油孔及与阀芯空腔连通的控制油孔,还设有回油孔,回油孔孔道上设有锥堵。
所述锥堵外端设有压紧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卸压平稳,使系统更加稳定;
2. 每一级的卸压速度可调节,卸压分界点可以自行任意设定,使得卸压更加方便灵活;
3. 高压油流通路径都在阀块内部,由低压电磁换向阀控制阀芯换向来改变高压油的路径,这样使系统更加安全,减少连接头从而减少漏油点,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卸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多级卸压集成装置,包括一次卸压电磁阀6、二次卸压电磁阀7和集成阀块8;集成阀块8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分别与两个电磁阀连接的阀体81,阀体81内设有用于安装阀芯82的空腔,阀芯空腔两端通过上螺帽83、下螺帽84密封;阀体81上设有进油孔85及与阀芯空腔连通的控制油孔80,还设有回油孔88,回油孔88的孔道呈直角设置,在回油孔孔道直角转弯处设置有锥堵87,锥堵87外端设有压紧螺帽8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根据合成工艺曲线,在卸压时,一次卸压电磁阀6带电,这时控制油通过进油孔85经一次卸压电磁阀6后流入控制油孔80,这时在压力推动下阀芯82向上移动,系统高压油经锥堵87所开空隙流出,再经回油孔88流回油箱。卸压速度由压紧螺帽86压紧或松开锥堵87来调节的。当系统压力降到50MPa(该压力可以自行设定)时,二次卸压电磁阀7带电换向,控制油经二次卸压电磁阀7后使其对应的阀芯向上移动,系统高压油经阀芯,锥堵及回油孔流回油箱,实现第二级卸压,卸压平稳,使系统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位置反馈的比例溢流阀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液动卸压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