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床电梯吊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9200.0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虞丽君;雷晓燕;魏建军;彭山平;胡立民;许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莱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床 电梯 吊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病床电梯吊顶。
背景技术
轿厢是唯一为乘客所看到的电梯结构部分。电梯通常都会配置吊顶,电梯吊顶是电梯轿厢装饰的一部分,同时吊顶也实现电梯的照明、通风等基本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梯吊顶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病床电梯的吊顶通常是框架整体焊接结构,吊顶高度达到150,焊接结构对加工要求较高,整体框架结构太重不方便安装。病床电梯的乘客人数为21人,到了夏季轿厢的通风散热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大多数病床电梯的吊顶都采用轿顶、吊顶侧面间隙通风,这种通风方式不太适合病床电梯这种大面积轿厢。有些医院采用在轿厢后壁加装风扇,但加装风扇后影响了轿厢内美感,同时增加了轿厢内的噪音。为增加轿厢内光线,通常设计是在病床电梯吊顶框架四角加筒灯,筒灯设计使轿内光线充足但不柔和,尤其不适合病床上的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病床电梯吊顶太重、不方便安装,光线不柔和,美观性差,以及轿内通风不够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病床电梯吊顶,具现代简洁风格,不仅满足了实用性,而且达到了美观性。相比传统病床电梯吊顶不仅光线柔和、通风效果好、美观性好,而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床电梯吊顶,包括横框架、左右框架和连接件,所述的横框架和左右框架组合成可撤解的吊顶框架,通过连接件与电梯轿顶连接。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吊顶框架高4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导风板,所述吊顶框架上安装有两块导风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装饰板组件,所述装饰板组件安装在吊顶框架内,并与导风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装饰板组件上有多组镂空的长方形图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框架上有多个直径为3mm的小孔。
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传统病床电梯吊顶相比结构简单,加工与安装方便,通过连接件将吊顶与轿顶连接成一体,灯具固定在轿顶,现场无需再安装吊顶及灯具;特殊的导风板设计有效解决轿内通风效果;吊顶通透设计取代单一筒灯照明方式,达到轿内光线柔和、舒适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横框架 2是左右框架 3是连接件 4是装饰板组件
5是导风板 6是LED灯 7是铆钉 8是导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病床电梯吊顶,包括横框架1和左右框架2,所述的横框架1和左右框架2组合成吊顶框架,通过在左右框架2上设置多个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通过铆钉7连接在左右框架2上,吊顶框架通过连接件3与电梯轿顶连接。在吊顶框架内设置有3件装饰板组件4,所述的装饰板组件4为透光板材与镜面不锈钢的组合,上面有多组镂空的长方形图案,所述导风板5与装饰板组件4依次扣接;导风板5的背面粘接有导风筒8,通过导风筒8将微风吹进电梯的轿厢内。所述的装饰板组件4与导风板5均放置在吊顶框架内,吊顶设置有多组LED灯6,LED灯6安装在轿顶,其光线透过装饰板组件4照射在轿厢内。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莱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科莱电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