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式矿用隔爆型远程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9097.X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单丽;杨栋梁;姚磊;王礼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三益江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林飞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式矿用隔爆型 远程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式矿用隔爆型远程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开采的井下作业中所使用的井下电气设备的驱动控制通常采用井下现场控制和井上集控室远程控制的两者兼顾且可相互转换的控制方式。由于煤矿井下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按照国家及相关行业有关安全法规要求,行业中井下电气设备的现场驱动控制普遍采用传统的电缆式隔爆按钮箱。这种传统的隔爆按钮箱的控制原理是:首先,触动该隔爆箱的按钮产生电信号,随后通过与隔爆箱连接的电缆将所述的电信号传递给井上远程地面集控室内的控制柜,再由控制柜执行自井下电缆传输来的开关点信号,实现井下电气设备的主回路电源的接通或断开、井下电气设备的驱动或停止运行。该控制方式存在如下的弊端:一、触动按钮产生电信号时易出现电弧火花,在井下高浓度易爆气体的环境下更易发生爆炸,尽管通过隔爆箱能够把所述的爆炸控制在控制箱以内的狭小范围,但是对安全生产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二、采用电缆连接与传输的方式需要铺设大量的多芯铠装电缆,尤其是从井下控制现场送至远程地面集控室少则数百米多则上千米的电缆网络,铺设和维护都相当的困难;三、井上监控与井下生产脱节,一方面现场作业者无法知道设备的运行状况,另一方面井上的监控者不清楚井下的实际生产状况,仅仅是对井下传回的信号被动地操作,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处于一种“盲控”状态,不利于对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煤矿井下安全、隔爆、便于安装和维护的,又能实时了解到远程设备运行数据,实行现场或远程控制的监控设备,来改变现有的煤矿井下传统采用隔爆按钮箱时这种“盲控”状态,实现井下采掘现场对远程设备运行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矿用隔爆箱易产生电弧火花、易造成生产安全危险;隔爆箱仅为功能单一的开关箱,不能实施显示当前环境、设备状态;无法实现近地远程控制;电信号在井下传输时容易被环境因素干扰且电信号的损失大等的井下安全生产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式矿用隔爆型远程监控装置,其具体结构为:一种光纤式矿用隔爆型远程监控装置,包括隔爆面板1、箱体7和电缆接口81,其中,隔爆面板1与箱体7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电缆接口81设置在箱体7的侧壁上,其隔爆面板1上设有感应式按钮单元、感应式切换开关单 元、液晶显示单元,箱体7侧壁上设有光纤接口82,箱体7内设有箱体支架71和箱体衬板72,箱体7空腔的底部通过箱体支架71与箱体衬板72相连接,箱体衬板72上固定有光电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所述光电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分别通过电缆接口81和光纤接口82与井下的电缆和光缆相连接,光电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还分别与感应式按钮单元、感应式切换开关单元、液晶显示单元相连接,具体为:隔爆面板1的内侧面上设有感应器底板2、感应器底板支架3,通过感应器底板支架3将隔爆面板1与感应器底板2连接在一起。
所述感应式按钮单元,由感应器激发模块和感应式传感器40组成,其中,起激发感应信号作用的感应器激发模块设置在隔爆面板1上,感应式传感器40设置在感应器底板2上,感应器激发模块的内侧面正对于感应式传感器40的顶面,感应器激发模块与感应式传感器40之间的距离为H1;当感应器激发模块被触动而接近感应式传感器40时,感应式传感器40产生感应信号并传递给光电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其中,所述按钮单元由按钮座41、按钮帽42、按钮杆43、弹簧44、按钮单元密封铜套45、定位销46和感应棒47组成;其中,按钮座41为侧壁顶端设有环状凸起块的中空圆管;按钮单元密封铜套45为中空的圆管;按钮帽42为与按钮座41的通孔相匹配的圆柱体;按钮帽42与圆柱状按钮杆43的一端连接,按钮杆43的另一端设有感应棒47,在靠近感应棒47一端的按钮杆43的侧壁上设有定位销46,在按钮帽42至定位销46的按钮杆43上依次套有弹簧44和按钮单元密封铜套45;所述按钮单元密封铜套45固定在按钮座41的通孔内,所述按钮座41固定在隔爆面板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三益江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三益江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切换亮度等级的面板灯
- 下一篇:化肥厂回收氨水合成硫酸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