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渗水井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8898.4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9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韩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渗水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型渗水井盖,属于雨水控制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不透水地面大幅增加,导致城市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使得大城市由于突发暴雨,积水导致的内涝、洪涝的灾害情况相继发生。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近年,下凹式绿地在城市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城市中应用下凹式绿地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滞洪以及消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为提供雨水的渗透能力,一般会在绿地中会分散布置渗水井,由渗水井充当地下集水装置,雨水积蓄之后,利用碎石间的空隙向四周的土壤中扩散。目前采用的雨水渗水井盖均为传统雨水井盖,井盖表面无法种植植被,使得雨水渗水井在绿地中显得特别醒目,影响绿地的整体美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渗水井盖,其保证了渗水井周围绿地整体性不受影响,使汇集在渗水井周边的雨水,由此环形格栅流入渗水井内,环形格栅可将雨水中的大粒径杂质拦截在渗水井外,井盖上的植被不易枯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环保型渗水井盖,由井框、井盖构成;其特征在于:井盖为圆锥台式凹槽,圆锥台式凹槽中设置穿孔板卡,穿孔板搭放在穿孔板卡上,将井盖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植被种植层,下层为蓄水层,井盖外沿搭放在井框的环形格栅上,井框由圆环、挡土环、环形格栅组成,挡土环在井框上方,直径与圆环外径相同,环形格栅垂直安装在圆环的内径边缘。
所述的井框和井盖为铸铁或再生树脂复合材料。
所述的圆环宽度为5-10cm;挡土环的高为5-10cm;栅条截面为圆形,栅条高度与挡土环高度相同,相邻栅条间距为2-5cm。
所述的井盖由井盖外沿和圆锥台式凹槽组成,井盖外沿宽度为2-3cm,井盖外沿的外径较井框内径大1-2cm;圆锥台式凹槽高度为15-20cm。
所述的蓄水层高度为5-10cm。
所述的穿孔板上均匀开孔,孔径为4-8mm,开孔率在20%-40%。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景观效果好,与传统的渗水井盖相比,在不影响进水效果的情况下,井盖上可种植植被,使渗水井的存在不影响绿地的整体性;盖板上植被不易枯萎,与现有可种植植被的井盖相比,绿地雨水渗水盖板植被种植层下设置有蓄水层,在降雨时盖板收集的多余雨水会储存在蓄水层内,用于非降雨期盖板中植被的生长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绿地雨水渗水井盖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井框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井框1-1剖面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井盖剖面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穿孔板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5所示,环保型渗水井盖,由井框1、井盖2构成;其特征在于:井盖为圆锥台式凹槽,圆锥台式凹槽12中设置穿孔板卡8,穿孔板7搭放在穿孔板卡8上,将井盖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植被种植层9,下层为蓄水层6,井盖2外沿5搭放在井框1的环形格栅4上,井框1由圆环10、挡土环3、环形格栅4组成,挡土环3在井框上方,直径与圆环10外径相同,环形格栅4垂直安装在圆环10的内径边缘。
所述的井框1和井盖2为铸铁或再生树脂复合材料。
所述的圆环10宽度为5-10cm;挡土环3的高为5-10cm;栅条11截面为圆形,栅条11高度与挡土环3高度相同,相邻栅条间距为2-5cm。
所述的井盖2由井盖外沿5和圆锥台式凹槽12组成,井盖外沿5宽度为2-3cm,井盖外沿5的外径较井框内径大1-2cm;圆锥台式凹槽12高度为15-20cm。
所述的蓄水层6高度为5-10cm。
所述的穿孔板7上均匀开孔,孔径为4-8mm,开孔率在20%-40%。
使用时将井盖2放入井框1内,盖板外沿5正好搭放在井框的环形格栅4上,穿孔板7放置在井盖2的穿孔板卡上8,使井盖2形成植被种植层9和蓄水层6,在植被种植层9中填土种植植被;工作时渗水井周边雨水沿挡土环3流入井框1,雨水通过格栅4进入渗水井内,大的杂质被截留在格栅4外;降雨过程中井盖上方雨水渗透入植被种植层9,多余的雨水会通过穿孔板7进入蓄水层6内,用于非降雨期井盖2中的植被生长所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