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油污水除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851.8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劲;朱跃敏;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江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污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器。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为将这些污水处理后回用,必须进行除油处理。现有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是先通过沉降罐(或除油池、隔油池等)去除大粒径的悬浮物及不溶于水的漂浮油等,然后再经过气浮池等除油设施将靠重力分离自然上浮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除去。其中沉降罐(或除油池、隔油池)体积大,占地面积也大,同时处理效果也有限,加上后续的气浮池,及配套管道及阀门等,因此其处理流程相对较长,投资也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器,该除油器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器,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进水管,后端设有出水管,在壳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溶气释放系统和并排的斜板或斜管组件,所述斜板或斜管组件的上部设有刮油机,所述斜板或斜管组件的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泥斗内装有冲水管,所述泥斗内的下端设有排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槽连通,所述壳体的后端设有集水槽,所述出水管与所述集水槽连通。进水槽和集水槽起均匀布水及稳流的作用。
含油污水进入本除油器壳体内,壳体内的溶气释放系统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减压,使融入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而均匀的与水中小油粒及细小悬浮物等杂质相粘附,使得其浮力增大而迅速上浮,同时在油滴上浮过程中并通过斜板或斜管区时,根据聚集理论,微小油粒上浮碰到板面,即在斜板或斜管下表面聚集并沿斜板或斜管向前移动,至斜板或斜管出口,即成大油粒而浮升至水面,经刮油机刮至集油槽,最后通过自流或油泵进入集油池;而水中的较大颗粒则沿斜板或斜管的上表面下滑,进入泥斗排出;本实用新型集气浮和隔油功能于一体,利用溶气释放系统提高了油粒的上浮速度,同时利用斜板聚集理论,提高了油粒的聚集能力,提高了出水的均匀度,从而提高了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安全可靠,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含油污水除油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含油污水除油器,它包括方形壳体3,所述壳体3的前端上方设有进水管8和进水槽1,所述进水管8与所述进水槽1连通,壳体3的后端上方设有出水管11和集水槽6,所述出水管11与所述集水槽6连通,在壳体3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溶气释放系统2和斜板组件5,斜板组件5是由并排放置的多块斜板组成,所述斜板组件5的上部设有全链板式刮油机4,所述斜板组件5的底部装有三个泥斗10,各泥斗10内的上端装有冲水管7,泥斗10内的下端设有排泥装置9(如图3,图4)。其中,在壳体3外配套设置空压机供气系统,向壳体3内的溶气释放系统2供气;在除油器内设有加热盘管,以防气温降低时油滴凝固;斜板采用亲水疏油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含油污水从进水管8经进水槽1进入除油器的壳体3内,壳体3内的溶气释放系统2将压力溶气水通过消能、减压,使融入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而均匀的与水中小油粒及细小悬浮物等杂质相粘附,使得其浮力增大而迅速上浮,同时在油滴上浮过程中并通过斜板区时,微小油粒上浮碰到板面,即在斜板下表面聚集并沿斜板向前移动,至斜板出口即成大油粒而浮升至水面,经全链板式刮油机4刮至集油槽,最后通过自流或油泵进入集油池;而水中的较大颗粒则沿斜板的上表面下滑,进入泥斗10,由排泥装置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江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江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丁胺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