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防眩设施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8535.0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何操;王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F7/06 | 分类号: | E01F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等级公路中央隔离带防眩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山区高速公路养护通道用的可移动的防眩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高等级公路中央隔离带的养护通道大部分没有采取任何防眩措施,使得防眩设施存在较大的不连续性,夜间行车驾驶员容易受到对向来车远光灯强烈的光线刺激,造成眩目的视觉障碍,而导致事故发生。为了解决夜间灯光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目前在隔离带的养护通道也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在高速公路中间修建花坛,在花坛中种植上具有一定高度的植物,采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眩作用,但是如需要维修部分路面时却不能开启养护通道供车辆通行,这就增加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生态防眩设施,其上可以种植一定高度的植株来解决夜间行车驾驶员易受对向来车远光灯光线刺激而产生交通事故等问题,同时还降低了公路养护人员开启养护通道的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生态防眩设施,其包括若干推车单元,所述推车单元包括箱体、滚轮和防滑锁,所述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塑料膜,所述滚轮通过固定座安装在箱体上的立柱底部;所述防滑锁活动安装在箱体侧面的最下端横梁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锁的底部还设置有助力杆。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锁呈“L”形。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防眩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锁的高度等于箱体侧面的最下端横梁与地面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生态防眩设施设置成箱体,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其内部种植植株以阻挡对向来车远光灯光线,避免了驾驶员在夜间行车受强光刺激,从而解决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箱体的立柱上设置的滚轮,方便公路养护人员开启养护通道,箱体侧面的最下端横梁上活动连接的防滑锁,能够防止推车单元任意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生态防眩设施的立体图;
图2为生态防眩设施的右视图;
图3为防滑锁悬挂于箱体横梁上的立体图。
其中,1、滚轮;11、固定座;2、箱体;3、立柱;4、防滑锁;41、助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生态防眩设施包括若干推车单元,所述推车单元包括箱体2、滚轮1和防滑锁4,所述箱体2的内表面设置有塑料膜,所述滚轮1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箱体2上的立柱3底部;所述防滑锁4活动安装在箱体2侧面的最下端横梁上,防滑锁4的底部还设置有助力杆41;所述防滑锁4呈“L”形;所述防滑锁4的高度等于箱体2侧面的最下端横梁与地面间的距离。
当需要开启养护通道供车辆通行时,公路养护人员只需向上拉起防滑锁4的助力杆41,便可视情况移动推车单元来实现养护通道的开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