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485.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利阳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26 | 分类号: | B65B43/2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自动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编织袋包装行业,具体说是涉一种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是以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 制袋而成。用于包装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及柔性物品。在装填物料前,均需要将袋口打开,由于塑料编织袋是采用扁丝编织而成,袋体是透气的,而袋口多为热切,会有粘连。所以,使用时只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袋口打开。目前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是采用自动送装包装,由于目前未能提供编织袋自动化开口设备,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包装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通过人体仿生学的原理,利用磨擦力把袋口打开,实现了用机械的方法自动打开袋口,用于装填物料。
本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具有两组对应配置的夹体,所述的每组夹体包括一对夹子,该夹字铰接在夹体固定架上,所述每对夹子的尾部通过弹簧连接,夹体的夹头内侧对称设有胶垫,还包括位于两夹体的夹尾的空间部位安装一个楔块,该楔块与气缸连接。当气缸带动楔块位移时,利用楔块的斜度使夹体的头部开合,相互夹紧编织袋进行位移的同时摩擦打开袋口。
本新型中,所涉及的胶垫,其中一个胶垫端面为滚花面,另一个端面为平面。利用滚花面可增加摩擦力。
本新型中,所涉及的楔块,还可在中心部位设有一导向孔,通过楔块上的导向孔与夹体固定架上设置的导向轴安装配合。
本新型的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通过专用的开袋装置,为粉状或粒状固体物料自动包装提供了条件,解决了目前人工方法开袋而降低包装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的编织袋自动开袋装置,包括有两组对应配置的夹体,所述的每组夹体包括一对夹子3,该夹字3通过轴8铰接在夹体固定架2上,所述每对夹子3的夹尾5部设有夹尾连接孔6,通过两个夹尾连接孔6连接有弹簧11,未工作状态时,受弹簧11拉力的作用,使夹体处于闭合状态。为增大摩擦效果,在夹体的夹头4内侧对称设有胶垫7,位于两夹体的夹尾5的空间部位安装一个楔块10,该楔块10与气缸1连接。本实施例的夹子3两个绕轴8转动,两夹头4进行开合。气缸1带动楔块10,利用斜度的楔块10作用夹体的夹尾5部位使夹头4开合。
本新型所涉及的楔块10,还可在中心部位设有一导向孔9,通过楔块10上的导向孔9与夹体固定架2上设置的导向轴12安装配合。
图2给出了开袋过程参考图。具体步骤参考图2,A、B、C、D。
见图2A:
此仿生学就是模仿人的两只手中的拇指与食指,打开袋口的原理,通过机械的方法来实现自动打开袋口。当气缸1伸长时,楔块10顶开夹子3,使夹头4开放,将闭合袋子13袋口位于两个夹体之间;
见图2B:
采用气缸1使两个夹体相对移动,使两夹头4交错伸入,把袋子13推进位于四个夹头4之间;
见图2C:
此时将气缸1缩回,楔块10退回,使夹头4夹紧,由于夹子3可以绕8轴转动,两个夹体夹紧时可以自动调整夹持角度;
见图2D:
保持夹头4夹持状态下,两个夹体相向移动,夹头4分别夹住袋子13相向移动,从而打开袋口。
如此循环操作,可以实现自动打开袋子13袋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利阳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利阳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鲁棒性的双重脆弱数字水印的嵌入方法及其提取方法
- 下一篇:直体无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