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7312.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炫宗;金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炫宗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涉及路由器发射天线,尤其是无线路由器发射天线的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路由器发射天线都是采用外置型,发射天线与路由器外壳的连接固定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螺丝将天线固定在路由器外壳上,这种方式安装繁琐,产品成本高,故已逐渐被淘汰。另一种是在路由器外壳上开设有通孔,有一连接件可插入通孔固定连接,天线外壳又与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天线位于天线外壳内通过连接件穿设路由器外壳上的通孔,此种结构方式由于安装方便,成本较低,故被广泛应用。
无线路由器是一个小型的精密通讯器件,为得到好的、稳定的信号经常会被置于高处,并且其天线的方向经常会被调整,因此,被摔碰的现象非常多。而前述的路由器发射天线的两种结构方式,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怕摔、怕碰,天线外壳减震不好,影响信号的稳定发射。此外,天线由于经常被旋转,使用时间长了,旋转头与外壳之间会出现松懈,天线就不会驻留在某一方向上,从而影响发射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采用了新的结构方式,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构减震效果好,抗摔、抗碰,信号发射稳定,能够保证天线的正常稳定使用,
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中空外壳1以及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有旋转头21,所述旋转头21的顶端为圆弧面216,所述旋转头21的左侧面211和右侧面212上分别有左旋转轴213和右旋转轴214,所述旋转头21的顶端圆弧面216向所述旋转头21的后侧面215延伸形成部分圆形弧面2151;在所述中空外壳1的内表面有圆弧形凹槽11与所述旋转头21相配合。
上述的天线外壳,在左侧面211和右侧面212上分别有左面凹槽和右面凹槽。
上述的天线外壳,所述左面凹槽经过左旋转轴213向外延伸;所述右面凹槽经过右旋转轴214向外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天线的中空外壳与旋转头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天线外壳的减震效果好,抗摔、抗碰,信号发射稳定。在旋转头的侧面上设置凹槽,可以有效地增强旋转头与天线外壳的紧密性,保证天线在某一方向上的驻留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外壳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空外壳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所示右视图。
图9为图7所示左视图。
图10为图8所示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详述:
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外壳的实施例,包括中空外壳1以及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有旋转头21,所述旋转头21的顶端为圆弧面216,所述旋转头21的左侧面211和右侧面212上分别有左旋转轴213和右旋转轴214,所述旋转头21的顶端圆弧面216向所述旋转头21的后侧面215延伸形成部分圆形弧面2151;在所述中空外壳1的内表面有圆弧形凹槽11与所述旋转头21相配合。如此,所述左旋转轴213和右旋转轴214分别卡在所述中空外壳1的左轴孔12和右轴孔13内,当天线在使用时,中空外壳1不论怎样角度旋转,所述连接件2的旋转头21的圆弧面216或圆形弧面2151始终保持在中空外壳1的内表面的圆弧形凹槽11内,增大了中空外壳1与旋转头21的接触面积,故当天线外壳被摔碰时,有很好的抗击能力,保持信号的稳定发射。
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头21的左侧面211和右侧面212上分别有左面凹槽2111和右面凹槽2121,所述左面凹槽2111经过左旋转轴213向外延伸,所述右面凹槽2121经过右旋转轴214向外延伸。如此,可以有效地增强旋转头与天线外壳的紧密性,防止旋转头与天线外壳之间连接的松懈,增加天线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炫宗,未经林炫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7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防脱插座、插头
- 下一篇:一种减振材料减振效果的教学演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