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波长相关损耗补偿的可调节光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6540.8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绪海波;高红强;郑建华;李连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6/293;G02B6/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波长 相关 损耗 补偿 调节 衰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波长相关损耗补偿的可调节光衰减器。
背景技术
可调节光衰减器(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ion,以下简称VOA)在光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用来减低或控制光信号。光网络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可调,特别是随着DWDM传输系统和EDFA在光通信中的应用,在多个光信号传输通道上必须进行增益平坦化或信道功率均衡,在光接收器端要进行动态饱和的控制,光网络中也还需要对其它信号进行控制,这些都使得VOA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近年来,出现了多种制造可调节光衰减器的技术,包括可机械式VOA、磁光VOA、液晶VOA、微机电系统VOA、热光VOA和声光VOA等。采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以下简称MEMS)制作的可调光衰减器,除了保持传统VOA技术的光学性能外,还具有衰减范围大、驱动电压低、体积小、易于多通道集成、响应速度快、性价比高等优点。MEMS VOA有反射式(mirror)VOA和衍射式(shutter)VOA。
对于反射式MEMS VOA,由于光纤色散造成的波长相关损耗(Wavelength Dependent Loss,以下简称WDL)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光波的衰减较大时,WDL问题尤其重要。美国专利US20070031104已经揭露了在可调式光衰减器(VOA)系统中,通过采用在反射镜和透镜之间插入色散光楔(Compensator)的来补偿波长相关损耗(WDL),但该专利增加了一个色散光楔器件,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对色散光楔本身的精度及色散光楔与粘合剂黏合的固定工艺的要求较高。另一美国专利US20100003003已经揭露了通过在透镜(c-lens)的入射面贴付高色散的楔角玻璃来改善WDL问题,但该专利中的高色散的楔角玻璃成本较高,对不同衰减值的入射光的WDL的改善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不同衰减值的入射光能够同时改善其WDL的反射式的MEMS VOA。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波长相关损耗补偿的可调节光衰减器,包括:输入光纤、透镜、反射镜和输出光纤,其中所述输入光纤,用于发射包含第一和第二波长组分的光束,与第二波长组分相比,第一波长组分具有更短的波长;所述输出光纤,用于接收所述光束;所述反射镜,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透镜的光束,并将所述光束穿过所述透镜反射到所述输出光纤,所述反射镜的不同角位置导致不同程度的衰减,并导致固有的WDL;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设置为具有光轴的无斜角透镜,用于校准来自所述输入光纤的光束,并将所述光束聚焦到所述输出光纤;使得其对第一波长组分的偏移量不同于对第二波长组分的偏移量,来至少部分地补偿固有的WDL。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输入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角为12度。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输出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角为12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光衰减器的透镜采用无斜角透镜,产生与光纤方向相反的色散,来实现对光纤色散的补偿,从而实现减小各衰减WDL;其次,增大入射光纤与出射光纤的角度,使得回损达到50dB以上;最后,由于无斜角透镜的成本较现有技术的色散补偿光楔及高色散玻璃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VOA中采用无斜角透镜的工艺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结构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波长相关损耗补偿的可调节光衰减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带带有波长相关损耗补偿的可调节光衰减器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6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