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直流升压电路无损吸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676183.5 | 申请日: | 2012-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焦朋朋;宾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32 | 分类号: | H02M1/3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周大伟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直流 升压 电路 无损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直流升压电路无损吸收电路。
近年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也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采用三电平开关直流升压(也成为三电平boost)拓扑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应用非常广泛。这种电路使用的双向电子开关通常工作在硬开关状态。由于电路中分布参数和寄生参数的影响,电子开关的两端在关断的时候会产生很高的上冲电压,如果不加以处理则会产生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严重时甚至会摧毁电子开关,导致电路失效。为抑制此上冲电压,目前多采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吸收电路。
现有的吸收电路如图1所示的,其中该输入端为交流电,且所述吸收电路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双向电子开关S1、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第二输入储能电容C2。其中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该双向电子开关S1的吸收电路,负载电阻R0为该Boost电路输出的负载。如图1所示的,双向电子开关管S1和第一升压电感L1的一端与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双向电子开关S1的一端、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如图1所示的,第三输出储能电容C3和第四输出储能电容C4串联,且其连接点为Boost电路的中点O。第三输出储能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第四输出储能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电子开关S1的另一端与中点O连接,负载电阻R0并联在第三输出储能电容C3、第四输出储能电容C4串联后的正、负之间。
现有的吸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输入端为交流电。当输入交流电在正半周时,双向电子开关S1导通,第一升压电感L1储存能量。当双向电子开关S1关断时,第一功率二极管D1导通,第二功率二极管D2截止,第一升压电感L1中的电流通过第一功率二极管D1给第三输出储能电容C3充电。
如图1所示的吸收电路的双向电子开关S1是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下,因此其两端由于分布参数和寄生参数的影响会产生上冲电压。更由于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体积一般较大,分布参数会很大且会产生很大的电压上冲,严重时会损坏电子开关。因此,现有的吸收电路需要在双向电子开关S1的的两端增加吸收电路来嵌位双向电子开关S1上的电压上冲。
如图1所示的吸收电路的双向电子开关S1是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下,因此其两端由于分布参数和寄生参数的影响会产生上冲电压。更由于第一功率二极管D1的体积一般较大,分布参数会很大且会产生很大的电压上冲,严重时会损坏电子开关。因此,现有的吸收电路需要在双向电子开关S1的的两端增加吸收电路来嵌位双向电子开关S1上的电压上冲。
目前普遍采用第一电阻R1、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组成的RC吸叫回路。当输入交流电工作在正半周时,第一电阻R1、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组成的RC吸叫回路完成对双向电子开关S1的电压箝位。当输入交流电工作在负半周时,第一升压电感L1中的电流反向流动,双向电子开关S1关断并使第二功率二极管D2导通、第一功率二极管D1截止;第一升压电感L1中的电流通过第二功率二极管D2给第四输出储能电容C4充电。因此输入交流电工作在负半周时,第一电阻R1、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组成的RC吸叫回路同样可以完成对S1的电压箝位。
这种吸收电路是利用电阻电容的阻尼作用将双向电子开关S1的上冲电压的能量处储存在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中,给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的导通赢得足够的时间,达到降低上冲电压的目的。这种吸收电路虽然有很好的抑制尖峰电压的作用,但是当电子开关导通时其能量要释放在吸收电阻以及电子开关上,降低了装置的效率。同时这种吸收电路还会造成较大的导通尖峰电流,增加器件的电流应力,降低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且可靠性高的开关直流升压电路无损吸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直流升压电路无损吸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电子开关S1的正向吸收电路和负向吸收电,所述正向吸收电路包括:第三吸收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第一输入储能电容C1、第二吸收电感L2;所述负向吸收电路包括:第四吸收二极管D4、第六二极管D6、第二输入储能电容C2、第三电感L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其中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包括:双向电子开关S1、第一升压电感L1、第一功率二极管D1、第二功率二极管D2、第三输出储能电容C3、第四输出储能电容C4、负载电阻R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6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变波功能模块
- 下一篇:用于导弹跟踪头的滤波电源模块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