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行程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6167.6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江金子;宋必强;陆亚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行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线路养护机械设备的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是利用压能传递动力的,作为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工作部件运动。
通常情况下,油缸由缸体、活塞、活塞杆等组成,油缸内由活塞将油腔分前后两个部分,各有一个油口连接液压油管。工作时,其中一个油口注入液压油,压力增高,另一个油口卸去油压,使两个油腔间产生压差,从而产生推力,推动活塞进行直线运动,活塞通过活塞杆带动需要机械运动的连接元件运动。工作结束后,注入油液的油腔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卸去油压,油压从油口回流,原未加油压的另一油口反注油液,使两个油腔的油压反过来变化,将活塞推回到工作前的位置。
活塞工作前后的变化位置,就是油缸的工作行程。这个工作行程基本是活塞从缸底到缸顶的最大可移动距离。
一般的液压油缸,它的工作行程是根据需要预先设计确定的,无法变化。若非要改变行程,必须更换不同长度的活塞杆和缸体。这对设备的维护和工作、零部件的储存,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油缸,使油缸在无需更换零部件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手段,方便地改变油缸的工作行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行程油缸包含缸体、活塞、导套、压盖、行程调节螺母、锁紧螺母、活塞杆、吊耳,压盖带有外螺纹、内螺纹,压盖的外螺纹与缸体配合,压盖的内螺纹与行程调节螺母相配合,压盖通过螺纹将导套压在缸体上;行程调节螺母与活塞杆上的台阶之间有距离大于0mm的油缸最小工作行程,行程调节螺母与吊耳之间间距为行程调节螺母可调范围,其值大于油缸最大工作行程与油缸最小工作行程的差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缸的行程可在规定的范围内按需要进行调节,增加了油缸的适用范围,调节简单方便,无需更换油缸的零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活塞,3.导套,4.压盖,5.行程调节螺母,6.锁紧螺母,7.活塞杆,8.吊耳,A.油缸最大工作行程,B.油缸最小工作行程,C.行程调节螺母可调范围,I.回油口,II.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示实施例中,缸体1具有回油口I和进油口II,分别连通缸体1内由活塞2隔开的左右两个油腔。压盖4旋在缸体1内,并将导套3压紧在缸体1内。锁紧螺母6拧紧在压盖4上,以防止压盖4在工作中松动。行程调节螺母5旋在压盖4内,并可根据需要旋转到预先设定的位置。活塞杆7一端与活塞2相连,另一端穿过导套3和行程调节螺母5,伸出缸体1,与吊耳8相连。导套3配有防尘圈、导向带、斯特封和O形密封圈,行程调节螺母5配有导向带,分别起防尘、导向和密封的作用,保证活塞杆7可靠地进行往复运动。安装时,缸体1固定在传动机构的座上,吊耳8通过销轴与工作部件连接。工作时,液压油从进油口II进入右油腔,使右油腔的压力高于左油腔的压力,推动活塞2往左移动,左油腔内的液压油从回油口I排出。工作结束后,进油口II处的油压卸去,右油腔内的液压油从进油口II处流出,另外一路液压油从回油口I反注入左油腔,使左油腔的压力反过来高于右油腔的压力,将活塞2往右推回到工作前的位置。
在图示实施例中的一种工作状态是,将行程调节螺母5旋到底并拧紧,使行程调节螺母可调范围C达到最大,工作时活塞2移动距离为图中尺寸B,此时活塞杆7的台阶与行程调节螺母5的端面贴合,活塞2无法再往左移动。这种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行程最小,即油缸最小工作行程为B。
在图示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是,将行程调节螺母5旋出,直到靠上吊耳8并拧紧,使行程调节螺母可调范围C达到最小,工作时活塞2移动距离为图中尺寸A,此时活塞2的端面与导套3的端面贴合,活塞2无法再往左移动。这种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行程最大,即油缸最大工作行程为A。设计时,为保证最大利用工作行程,设定的行程调节螺母可调范围C略大于油缸最大工作行程A与油缸最小工作行程B的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金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6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井增压采气装置
- 下一篇:带广告栏的小区门